365体育网址_365体育投注-app*官网

图片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七年记(上)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七年记(上)

日期: 2011-04-06  来源:农民日报
  2011年初,“十一五”、“十二五”交替之际,农业部发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201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告别了以人畜力作业为主的时代、进入了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时代。
  “这是世界农业机械化发展史上了不起的成就!”74岁的著名农机化专家、亲历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全过程的白人朴教授感慨地说。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党中央就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从此,实现农业机械化成为广大农民和农村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不过,由于务农人口众多、单个农户土地规模较小和农民收入总体较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但在近7年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突飞猛进,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003年的32.5%迅速提高到2010年的52%,堪称农业机械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奇迹的实现,与200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一项强农惠农政策——农机购置补贴密不可分。7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4.7亿元,带动地方和农民投入约1187亿元;补贴购置农机具1108万台(套),受益农户达925万户。如今,农机购置补贴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的强大推动力。
   “7年等于30年”:历史性跨越的“加速器”
  农机购置补贴实施7年来,中央财政补贴力度不断加大,从最初的7000万元逐年大幅增加到今年的175亿元,增了约250倍;而补贴覆盖的范围也由2004年全国3%的农牧业县(场),一步步扩展到19%、42%、65%,直到2008年实现农牧业县(场)全覆盖。
  “这7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增幅相当于此前30年的增幅。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可以说为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了一个黄金时代。”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敏丽说。
  有数字为证: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9.2亿千瓦,比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前的2003年增长52.3%。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增长迅速,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84万台,是2003年的3.95倍,年均增长21.7%;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分别达到33万台、13万台,分别是2003年的5.6倍、31.7倍,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7.7%和63.8%。水稻机械种植水平由2003年的6%提高到2010年的20%以上,水稻机收水平从23%提高到60%以上。“十一五”期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年均增幅超过3个百分点,而2003年以前只有0.5个百分点左右。
  在农机补贴的推动下,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节本增产。
  如机械化收获小麦可减少损失3%左右,仅此一项,全国每年减少小麦遗洒损失50亿斤以上;采用大型机械进行深松整地,增产幅度达到10%~15%;水稻机插秧能使亩增产100斤以上。
  农机购置补贴是重要的惠农政策,也是一项具有明确的导向性的产业促进政策。补贴不“平均着墨”,而是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突出重点,坚持向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倾斜,特别向当前农机化的薄弱环节倾斜,向主产区、大户和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倾斜。在这种优化补贴投向的政策指引下,以往相对薄弱的玉米收获、水稻种植、机械化深耕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机农艺进一步融合,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得以大面积推广。
  让我们看看购机补贴如何带动了玉米机收的突破——
  我国的玉米种植制度多样,品种、行距、株距等都不统一,有起垄的,有不起垄的,给相关机械的研发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购机补贴实施前,我国玉米机收率一直低于2%。
  但人工收玉米是个苦差事,机收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所以,一些颇具眼光的企业开始自主研制玉米收割机。山东国丰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继立告诉记者:“起步时候很难,有时后续研发资金都跟不上,市场迟迟不能打开也困扰着我们。2005年,为发展玉米机收,农业部经过调研论证,及时将玉米收割机纳入了农机购置补贴试点。农民购买玉米机的积极性高涨,使用后觉得不错,销量就逐步上来了,随后我们研发和改进产品的步伐大大加快。”5年来,多种适用可靠的玉米机纳入补贴目录,机收在主产区一步步推开,2010年全国机收率达到了25%,发展最快的山东省玉米机械收获率达到71.5%。
  “翻不翻,每垧地最少差两千”、“要整地、大马力”。近年来,深松整地在北方旱作农业区风行,而这项抗旱保墒的治本性技术之所以得以大面积推广,同样得益于购机补贴。
  长期以来,大多数农民都是用小型农业机械在现有耕地上反复耕种,致使土壤活土层越来越浅,犁底层越来越坚硬,造成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蓄水保墒抗旱能力下降,农作物单产不高。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些地区开始探索推广深松技术,但中小马力拖拉机无力进行深松,大型的又买不起,这项工作进展缓慢。到上世纪末,即便是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黑龙江,全省土地深松面积还不足2000万亩。
  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后,各地农民购买大马力拖拉机的热情高涨,一大批国产大拖在东北、黄淮海地区投入深松整地,可以一次完成耙茬、深松、合墒、碎土、平地等作业。2010年,黑龙江一年深松整地面积超过5000万亩,吉林1500万亩、山东1000万亩,全国超过1.4亿亩。正是由于大马力整地机械的普及,农业部满怀信心地提出,力争到2015年,使全国适宜耕地全部深松一遍,年均深松作业达到2.3亿亩以上,然后进入“同一地块三年深松一次”的良性循环。
  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得各地在春耕、“三夏”及“三秋”等关键农时,可以组织到大批农业机械抢农时、防灾害、夺丰收,为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连续七年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谓是功不可没。
  “授人以渔”:农机手成为职业农民主力军
  “我家的收割机是刚买的,总价20多万元,当时手里没这么多钱,多亏有购机补贴的4万元,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收了本地的水稻后,还要去江苏、湖南等地跨区作业。保守估计,两三年就能把买机器的钱赚回来。这机器保养好了能用8年以上呢!”去年秋收时节,26岁的安徽农机手杜宜军自信满满地对记者说。
  北京市延庆县农民张书安说:“购机补贴大大减轻了我们购买先进机械的负担。在经营农机的这些年中,我深深感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仅是资金上的扶持,更重要的还有技术、信息、市场方面的帮助,是帮助我们发家致富的好政策。”
  从像杜宜军、张书安一样的农民身上可以看到,农机购置补贴不仅是一项“授之以鱼”的政策,实实在在给农民补贴了一笔买农机的钱,也是一项“授之以渔”的政策,为一大批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工具,指明了方向。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出现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386199部队”留守农村。当人们开始担忧以后谁来种粮、谁能保证粮食生产的时候,一批年轻力壮、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机手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当代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成为未来建设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
  不仅如此,这些农机手中的不少人牵头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帮助提高周边农民素质及带领他们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提高农机利用率和作业质量、降低运营费用等提供了保证。
  走进河南孟州市城伯镇营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大院,院内高高的车棚里一字排开的农机很是惹眼。理事长张汝兰介绍,合作社里有拖拉机、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机等各种大型农业机械18台,享受购机补贴50多万元。作业服务领域覆盖耕地、播种、收获、植保和粮食初加工,解决了周边村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后顾之忧。社员们的收入也不断增长,每台机车年均收入3万多元。
  为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明确向农民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倾斜,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各地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优先购买农机,对合作社购买机具的数量限制也适当放宽。在购机补贴的带动下,各地农机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2010年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超过2万个,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超过18万个。全国农机作业服务总收入达3700亿元,比2005年增长63%。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强对农机手技能培训,将4000万农机手培养为一代新型农民,以农机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说。
  近几年来,看到农机购置补贴给农村带来的变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和盼头,一些外出农民返乡重新干起了农业。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就碰到过这样一位农民,他叫刘冬亮,30多岁,精明能干,2008年,他带着在城里开餐馆挣的钱回到家乡,先后通过购机补贴买了几台农机为乡邻提供作业服务,收入竟然比在城里还挣得多,下一步他想用农机搞规模经营,当种粮大户。
  有专家认为,一批能人从城市回归农村,成为农机能手,随之而来的还有他们从城市带回的资金和经营理念。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成为先进生产要素回流农村的一个重要纽带。
  “四两拨千斤”:拉动农机工业提速升级
  有一个数据让农机行业业内人士倍感骄傲——2010年,在包括汽车、机床等13个行业在内的机械工业中,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产值增幅居第一位。
  7年来,农机市场产销两旺,产销率达98%以上,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产值从2004年的70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838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农机制造大国。
  2009年,对于农机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忘的年头。当世界金融危机阴霾压顶,企业普遍担忧前景不好时,国务院宣布将农机购置补贴从2008年的40亿元猛增到2009年的130亿元。这一举措使当年农机市场的启动比往年提前了一个多月,重点产品持续供不应求。全年下来,农机工业产值在出口下滑10%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总体20%以上的增长,成为全国拉动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一大亮点。
  “可以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很大程度上刺激和拉动了农机工业发展。”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元恩说,“尽管比较农机工业的产值,每年的购机补贴总额并不算大,但这项政策真正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推动农机工业发展的同时,改善了我国农机装备结构的不合理现象,加快了农机工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了农机工业的升级换代。”
  购机补贴政策向社会发出了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强烈信号。资本市场纷纷看好农机行业,首批登陆创业板的吉峰农机受到投资者追捧,股票多次涨停。农机企业家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雄心勃勃要把企业做大做强。近几年,农机工业的技术改造非常活跃,新品研发技术创新加快,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比如浙江台州已成为植保机械之都;重庆微耕机企业集群优势明显;山东玉米机收企业“扎堆”,带动全省玉米生产率先实现全程机械化。
  在农机购置补贴的带动下,中国一拖、福田雷沃、时风、五征等一批大型企业加速壮大,引领行业发展。2008年至2010年,中国一拖的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每年都以两位数的幅度高速增长,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并实现了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重大突破。2010年,福田雷沃农业装备全年完成销售收入63.5亿元,雷沃谷神、雷沃大中拖共计实现销售10万余台,粗略估算,购机补贴销售在农机业务经营中所占的比重超过90%,是推动公司快速稳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随着资金总额的逐年增加,补贴政策对农机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日益增强,农机产品功率由中、低功率向中、大功率转变,农机新产品种类向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转变,产品技术升级速度加快,高效节能、低碳排放、安全环保及信息化等现代技术将引领农机产业发展。”山东五征现代农业装备公司总经理苑忠亮表示。
  自2004年以来,连续发出的7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纳入国家支农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及相应的补贴制度,已成为我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待这项让“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政府得民心”的惠农政策,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续写新的奇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365体育网址_365体育投注-app*官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