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网址_365体育投注-app*官网

图片

多地受灾,秋粮为何还丰收?

日期: 2023-11-09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仲农平

   沃野丰穰,五谷归仓。

  最是一年喜悦时,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今年秋粮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迎来又一个丰收年!
  犹记得7-8月间,强台风频繁登陆,华北、东北、黄淮、东南沿海局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西北地区局地发生严重干旱。惊心动魄的受灾场面还历历在目:河北涿州市洪灾!黑龙江五常市洪灾!如今秋粮丰收消息传来,人们不禁要问:这么多地方遭灾,秋粮咋还丰收了?
  到底遭了多大灾?
  ——洪灾重,旱灾轻;点上重,面上轻
  洪涝与干旱,一直是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几乎每年都有区域性或局地性的旱灾或洪灾。回望21世纪以来的“十九连丰”,可以说没有哪一年没遭过灾。所谓“风调雨顺”,是对某一区域、某一时间段而言的,对约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全年粮食生产过程来说,不遭灾是不现实的。从这个角度看,灾害已经构成粮食生产的一个基本面。
  据农情调度,今年截至10月底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45亿亩。该如何看待灾害这个基本面?又如何看待这1.45亿亩呢?
  业内有个共识,气象灾害不等于农业灾害,受灾不等于成灾。在统计上,受灾面积指的是因灾减产一成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因灾减产三成以上才能称之为成灾面积。
  所以,受灾以后会不会成灾,甚至会不会绝收,这中间就有差别了。可以说,受不受灾是“老天爷”说了算;成没成灾却有很大的人为努力空间。比如,洪灾发生后,农田过水,玉米受淹,如果一周之内能把水排出去,再配合上施肥、打药等措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减产。
  如果成灾,影响会有多大?我们不妨将点上受灾的情况放在全国秋粮生产的“大盘子”里来衡量。今年五常市洪涝受灾有130万亩左右,约占当地水稻面积的一半,就一个市来看,受灾程度确实不轻。但这130万亩放到黑龙江一个省,只占全省水稻面积的2%;再放到全国来看,则仅仅占了全国水稻面积的0.3%。而在全国秋粮的面积构成中,水稻常年占比28%左右。整体算下来,五常市的受灾面积在全国秋粮面积中的占比就更加有限了,不到千分之一。
  所以,五常市受灾更多影响的是“五常大米”这个特定品牌农产品,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吃“五常大米”受影响了,而不是吃不上作为主食的米饭了。
  洪涝灾害尽管来势汹汹,但历年来对粮食生产影响最大的是旱灾。农谚说,“水淹一条线,干旱一大片”,强调的就是旱灾对农业生产影响面广。
  据农情调度,我国常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占整个受灾面积的42%,而今年洪涝灾害占一半左右,干旱只占到30%,明显低于常年平均值。我国有10亿亩左右是旱作雨养农业,这些地方基本是“靠天吃饭”。多年的农业生产经验表明,雨水多的年份对粮食生产相对是有利的。
  今年虽然洪涝灾害带来“一条线”的损失,但除此以外更大范围上的“一大片”恰恰祥风时雨、五谷丰登。洪灾重、旱灾轻,点上重、面上轻,这就是今年秋粮生产的总体形势。
  遭了灾,不假;丰收,也是事实。
  市场是最敏锐的,市场虽是“看不见的手”,却也最具“看得见的眼睛”,哪怕细微之处的风吹草动都会在市场引起波动。但今年国际粮价剧烈波动,国内市场波澜不惊,这是市场的真实反应,也是粮食丰收的现实印证。
  受灾了,为何没减产?
  ——有减有增,减的少、增的多,以丰补歉
  历史上,我国的粮食生产曾经有“两丰两平一歉”的波动周期。而今,这个规律早已被打破,近年来粮食连年实现丰收。
  原因何在?
  过去生产力低下,抗灾减灾能力弱,粮食波动周期基本上就是气象灾害周期,一旦遭遇天灾,只能祈求“老天爷”开恩。如今随着可用手段的增多,我们积累了一整套农业防灾减灾的“打法”——
  多部门定期会商,预判气象年景,分区域、分灾种制定防范预案;选择600个粮食主产县、1200个定点监测田块常年开展苗情、灾情等动态监测,让“知天而作”有依据。
  因地制宜培育更具抗性的优良品种,“抗高温热害”就是南方水稻育种的一个方向;持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2022年全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让“未雨绸缪”更牢靠。
  增强农业重大风险快速应对能力,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派出“包联”指导组下沉一线,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体系组织小分队驻扎灾区,让“科学防灾减灾”更到位。
  有预案、有基础、有机制、有体系,力争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从而实现“大灾少减产、中小灾害不减产、没有灾害多增产”。实践证明,这套“打法”行得通。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关键农时季节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夯实了丰收的基础。农业农村部坚决落实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把防灾减灾作为粮食生产压倒性任务来部署安排。特别是针对7-8月的洪涝灾害,密集组织分析研判,落实落细抓紧抢排田间积水、抓好秋粮中后期田间管理、做好灾害防御和病虫害防治等十项措施;派出10个工作组、24个科技小分队赴受灾一线,指导农业防灾减灾。联合财政部共同下达中央财政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资金;与应急管理、水利等部门协调配合,紧急调用排灌机械设备。河北、黑龙江、吉林等省采取超常规举措,仅抢排田间积水一项,累计组织2280多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抢排积水超过1300万亩次。通过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实现了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保稳产。
  当然,今年粮食更重要的利好因素来自没受灾的区域。我国幅员辽阔,一地或多地出现灾害很正常,连一座大城市都会出现“没有一场雨能覆盖全北京”的调侃,更不会有一场灾害能让全国受灾。
  今年没受灾的区域光、温、水匹配好,为大面上秋粮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比如,去年湖南、湖北、江西秋粮因高温干旱减产,辽宁秋粮因洪涝减产,今年这些地方农业气象年景正常,实现了秋粮产量的恢复性增产,一定程度弥补了受灾地区的损失。
  有减有增,减的少、增的多,秋粮以丰补歉,就能够实现丰收。
  丰收的必要基础是什么?
  ——预计秋粮面积比上年增加700多万亩
  分析秋粮丰收的原因当然离不开面积,面积是产量的基础,稳面积才能稳产量,特别是对今年丰收来说,面积可以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据农情调度,预计今年秋粮面积13.1亿亩,比上年增加700多万亩,是连续第四年增加。
  为什么能连年增加?
  其实,“第四年”是有迹可循的。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要保持基本稳定。此前,从未对粮食播种面积提出如此具体的要求。这几年,对稳定粮食面积的要求是一以贯之的:采取“长牙齿”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方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为的都是稳住“播种面积”这个变量。
  “稳住”,看上去好像不难,但实际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粮食面积绝不是无所作为就能“稳住”的,必须积极主动去想办法、挖潜力。当然,潜力不在于“造地”,而是要“找地”。
  比如,把存量盘活。浙江2021年以来总共完成225.7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让更多良田“种上粮”“种好粮”。四川下力气整治耕地撂荒现象,到2022年11月底,摸排出的217.6万亩撂荒耕地全面完成复耕复种。
  比如,综合利用“边际”土地。吉林2022年以来谋划实施盐碱地综合利用土地整治项目145个,计划新增耕地面积70万亩,实现种植49.4万亩。安徽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通过田埂垄沟复耕、生产道路整合等方式,普遍增加3%-10%左右的耕种面积。
  再比如,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新疆今年通过调减棉花、食葵、打瓜等经济作物面积,在南疆适宜地区将一季作物改成小麦、玉米两季来提高复种指数等方式,增加粮食面积480多万亩。
  正如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提到的,今年秋粮面积增加,一方面,通过经济作物改种粮食、间套复种提高复种指数、整改复耕、增水增地种粮;另一方面,通过调整结构,增加了1300多万亩高产作物玉米面积,相应减少了杂粮杂豆等低产作物的面积。前者,实打实增加了能种粮的地;后者,按玉米较杂粮杂豆多出的产量折算,相当于增加了粮食面积。
  丰收的关键变量是什么?
  ——300个重点县单产提升对粮食丰收贡献率达到73%
  面积是“找”出来了,但可供腾挪的空间终究有限。要实现粮食产量增长,还必须在另一个关键变量——单位面积产量上挖潜。
  近年来,良种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达45%,农机装备对粮食增产贡献率也显著提高,但总体而言,我们还有不小的单产提升空间。
  与其他主产国比,我国玉米、大豆单产差距很大。比如,2022年,美国玉米单产为725公斤/亩,我国是429公斤/亩;从1996年到现在,美国玉米产量年均增长8.5公斤,我国是4.5公斤。按照2022年全国6亿多亩的玉米播种面积来算,哪怕平均单产提升1公斤,总产就能增加6亿公斤,相当可观。
  就国内来看,地区间、地块间的差距也不小。比如,生态条件相近的河北、山东、河南三省,2022年玉米单产分别为404.1公斤、451.9公斤、393.2公斤。再比如,农民大田的单产与专家试验田的单产之间差距很大。2022年全国小麦平均亩产390.4公斤,而在2022年多地出现的高产典型中,黄淮麦区千亩示范方亩产突破900公斤。虽说不同地区、不同地块的单产不可能一般齐,但低的向高的靠一靠,不是没可能。
  差距就是潜力,就是努力的方向。
  农业农村部今年提出,把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油生产的重点,启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印发了《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分品种、分区域、分要素、分环节明确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
  这一次,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解决大田与试验示范田单产差距较大的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全链条、全环节查找分析短板弱项,分品种拿出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方案。就像工业生产一样,部件集成组装得严丝合缝,运行中才不会“掉链子”,关键就在于,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地、技、人都要到位。
  首先瞄准差距最明显的玉米、大豆开展示范。在全国选取100个大豆主产县、200个玉米主产县,整合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项目资源,整建制推进大面积提升单产。
  其次,技术跟进。制定发布大豆春播、玉米增密调控等9个技术意见,明确以“依靠科技增加密度”为核心的单产提升技术路径;采取分区域、分县域、分作物包联的方式,建立“专家+基层农技人员”的指导服务模式,保证提高播种质量保密度、化学调控防倒伏等关键技术的到位率和覆盖面。
  作为今年粮食生产的“头号工程”,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在这个秋天迎来了首季收获。据专家测算,300个重点县单产提升对粮食丰收的贡献率达到了73%。
  义利并举,“人”有多重要?
  ——种粮不吃亏只满足了“能种”,有钱赚才会“愿意种”
  人,是极为关键的要素,种粮也是如此。农民不愿意种,天气再好、地再多、条件再全都是白搭。
  那么,如何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呢?得不吃亏、有钱赚。种粮不赚钱,谁会种?然而,从比较效益来看,种粮确实不如种经济作物赚钱,也不如外出打工来钱快。这些年,农资价格、农机作业费用等都在上涨,种粮利润受到多重挤压。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能让种粮不吃亏、有钱赚?首先,政策要托底。
  对种粮的支持更全面。今年,中央财政下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100亿元;安排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比上年增加了11%;在秋粮生产关键时期,安排玉米大豆“一喷多促”一次性补助资金24亿元……
  保障更到位。今年7月,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通知,将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扩大至全国所有产粮大县,保障水平从过去仅覆盖物化成本提升至覆盖物化和人工等全部成本。
  政策效应的释放,让农民种粮有了实惠。但不吃亏只满足了“能种”,有钱赚才会“愿意种”,这得靠经营来达成。
  山东莒南县兴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耿洪强细数经营的“利润点”:统一购进农资,每亩省20元;机械化作业,每亩省40元;采用了新技术、新品种,每亩还能增产200来斤……
  可别小看这儿省一点、那儿增一点,对于成百上千亩的种植规模来说,“一增一减”间,账就有得算。兴岭果蔬合作社流转了1500亩地,按去年每亩纯收入380元算,少说也有57万元的纯收入。
  大户有钱赚,把土地流转、托管出去的小农户同样也有账算。莒南县大店镇四角岭村农户杨文龙把5亩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流转给兴岭果蔬合作社,每年有800元/亩的保底收入;如果合作社当年利润超过10万元,超出的部分还给社员们分红。他家另外的1亩地以半托管的形式交给合作社打理,合作社帮忙播种、打药、施肥,免作业费,“我们就等着收粮,省心省力省钱。”
  来自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总数超过107万个,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有9100多万户像杨文龙一样的小农户,享受到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化服务,不仅种粮便利了,而且收益更好。
  丰收背后的“天地人”密码
  丰收,是农民心头最深切的期盼,也承载着他们的复杂情感。丰收前,忧虑能否丰收;丰收后,又担心是否增收。就这样,在担忧与欢喜的循环往复中,他们用劳作、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丰收。
  今年的秋粮丰收,为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开了个好头。站在新的更高起点,我们如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粮食稳产增产高产丰产之路?
  观“老天爷脸色”,增强趋利避害能力。农业是“看天吃饭”的产业,在看得见的未来,农业尤其是大田作物大概率摆脱不了“老天爷脸色”的影响。但与此同时,科技进步也让我们在更大的时空维度上发挥能动性。在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高发频发背景下,我们既要抓住气候变暖、种植带北移等趋势,调优农业布局,扩面积提产量;又要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南旱北涝”等自然灾害,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让灾害监测预警更及时、更准确、更科学,持续增加投入让高标准农田比例更高、抗灾能力更强,不断完善灾害应急工作体系机制让组织更协调、运转更高效。
  承“老祖宗智慧”,强化系统和合观念。或许很多传统农耕技术已经不再适用于今天的农业生产,但中华传统农耕文明中有关“天地人”系统论整体论的智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可以说,“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就是深得“老祖宗智慧”的精髓。要更加重视农业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加强多要素系统组装。同时,“辅之以义、辅之以利”,充分调动粮食生产中“人”这个关键力量,最终实现生产、生态、产量、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共进和粮食产能的可持续提升。
  强“新质生产力”,加快高新科技集成应用。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更强调高技术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体现到粮食生产上,就是要更加重视高新智能装备的应用,打造集北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于一体的高效农业生产模式,让更多智慧农业场景应用在大田作物上,让粮食生产更加智慧、高效和精准,让农民种地更加轻松、见效。
  丰收从来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即便是在越来越现代化、高科技的当下,种粮依然与辛苦、劳碌密不可分。看似简单的“丰收”二字,实则是数以亿计农户、新农人们一整个种植季的操劳与守护,是千千万万农技、科研人员把智慧结晶写满大地,是从国家到省市县乡村层层重视、狠抓落实结出的硕果。
  向着新一轮千亿斤粮食进发,在高基数上再突破,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现代科技动能支撑下,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底气、有信心端牢中国饭碗,写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粮食安全新篇。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365体育网址_365体育投注-app*官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