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全国农机跨区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吉林省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在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的精心组织下,经过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组织和广大农机跨区作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全省农机跨区作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据统计,今年吉林省组建参加跨区作业服务组织33个,建立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12个,共出动联合收割机(插秧机)1500台,完成跨区作业面积685万亩,农机跨区作业经济收入达4.8亿元,实现了全省跨区作业在区域数量、规模、秩序、效益和质量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2008年全省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领导重视,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组织上有保障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各项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一年。全省农机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文件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挖掘农业机械使用效能的潜力,实现农业机械的科学合理配置,广泛调剂各作业区域之间机械的余缺,不断推动该省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2008年初省农机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玉米、水稻及小麦等主要农作物农机跨区作业的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农机(农业)管理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的机械耕整地、机械插秧和机械收获等跨区作业工作。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在保证完成本地机械作业任务的同时,成立组织领导机构,采取得力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组织开展了农机跨区作业。为农机跨区作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确保了农机跨区作业顺利进行。
二、精心谋划,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形式有创新
针对今年农机化跨区作业的形势,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普遍加大了工作力度,高度重视农机化跨区作业工作的每个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服务促作业,为广大农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主要做法:一是做好机具检修工作。各级农机部门对参加农机跨区作业的机具检修工作高度重视,以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为核心,以农机检修网点为依托,注意发挥农机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提高了农机具检修质量。据统计全省共检修跨区作业机械517台(套),使农业机械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跨区作业,在春耕生产和粮食收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认真开展调研工作,组织人员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实地考察市场。针对今年玉米、水稻、小麦农机跨区作业市场进行了认真摸底调查,对当地农机作业需求缺口、可供跨区作业的机械数量等相关数据进行调查汇总,编制农机跨区作业计划,组织签订作业合同,落实作业地块,为开展跨区作业的农机队(户)提供作业服务;三是建章建制、科学管理。为了加强农机跨区作业证发放工作的管理,按照农业部有关文件要求,我们制定了《吉林省农机跨区作业证办理有关规定》并下发各地执行,科学合理的建立了农机跨区作业登记审批程序和信息反馈制度,为参加农机跨区的水稻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建立档案,并要求参加跨区作业的服务组织和农民在全年作业结束后及时向农机管理部门反馈作业数量、作业地点、经济效益、组织形式等作业信息。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四是积极协调、提供信息。按照农业部农机化司有关文件要求,我们广泛采集农机跨区作业市场信息,主动与相邻省、市农机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互通作业信息,并及时在吉林省农机化信息网上进行发布,为参加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和农机户提供信息交流和信息化服务,促进了农业机械的有序流动;五是转变职能,搞好服务。为了减轻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负担,更好地为农机跨区作业组织和农机户做好服务,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文件精神,我们积极与省交通厅进行协调,为全省1000台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办理跨区作业通行证,并及时免费发放到到位,为到广东、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河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20多个省(区)和该省辖区开展跨区作业的服务组织和农机户提供方便,使他们真正享受到了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的重要作用,提高了农机化作业水平。同时我们以“为农民竭诚服务,让农民发家致富”作为工作宗旨,印发了农机跨区作业联系卡,发放给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全年共接到咨询求助电话1200多个,协调解决农民的求助43次,及时主动与公安、交通部门进行协调,帮助农机户解决了实际问题;六是为树立典型、弘扬先进、激励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和广大农机工作者,进一步做好全省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省农机局组织开展了年度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先进农机手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地调动了全省农机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积极性。
三、科技创新,农机跨区作业技术含量有提高
今年广大农民对技术含量高,适用性强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表现了空前的热情。面对广大农民的需求,各级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加大了科技投入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民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强化了技术指导,向科技和服务要效益,实现了机械跨区作业新的突破。一是抓科技培训工作。为提高农机跨区作业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保证作业质量,更好地了解掌握有关农机跨区作业政策、法规及收获机械、插秧机械的使用、维修、保养,作业质量技术规范等方面的知识,搞好参加农机跨区作业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农机跨区作业知识读本》,印发2000本作为跨区作业农民学习资料,并编写了《农机跨区作业人员技术培训讲义》,并为农民讲授了跨区作业有关政策法规,收获插秧机、收获机械的维护和保养及作业质量标准等农机跨区作业相关知识。据统计,今年全省各级农机部门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农机跨区作业机手110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各地围绕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扩展了农机跨区作业新机具、新技术的使用领域和范围。今年全省重点推广了水稻插秧机、全方位深松机、旋耕、深松、起垄复式作业机,玉米、大豆、水稻联合收割机等农机跨区作业新机具、新技术。三是抓质量,监督工作到位。各地严格地落实了严把农机跨区作业工作质量关的要求。进一步健全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加强检查和监督。按照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建立跨区作业组织公开“对农机跨区作业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农民可以拒付作业费用”承诺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提高了作业质量,确保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除此之外我们还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农机跨区作业质量进行跟踪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由于各级农机部门狠抓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今年的农机跨区作业质量普遍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