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总结2008年农业机械化工作,研究部署2009年重点工作。
这两天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推动农机化发展的信心
今年以来,各级农机管理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部署,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精心组织重要农时的农机化作业,强化农机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全国农业机械化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农机装备总量持续较快增长。2008年全国农机总动力预计达到8亿千瓦,比上年增长4%。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240万台,增长17%;小型拖拉机1660万台,增长2%,联合收割机71万台,增长12%;机动水稻插秧机20万台,增长28%。大中型动力机械和配套农具保持较高增幅,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8%。
----农机作业水平再创新高。预计全年机耕、机播、机收的总面积达到26.5亿亩,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61.8%、35.3%、32%。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达到45%。这是连续第5年增长水平超过1.5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快速推进,全国水稻机收水平比上年增长4个百分点,首次超过50%;玉米机收、水稻机插、油菜机收水平也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
----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全国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户总数预计达到3760万个,增长3%,农机从业人员超过4000万人。农机合作组织20多万个,其中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全国总数达4435个,合作社成员22.3万户。农机销售、作业、维修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全年农业机械化服务经营收入预计达到2930亿元,同比增长5%。
----农机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谷物联合收割机科技含量显著提高,高速机插秧、超级稻精准插秧技术,玉米、马铃薯、油菜联合收获技术等关键技术基本成熟,相关机具逐步实现批量生产。棉花、花生、甘蔗等大宗经济作物机械化收获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高效植保、牧草生产和草场改良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研发取得新进展。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1-11月份,全国累计发生在国家等级公路以外的农机事故1308起,死亡235人,受伤943人,直接经济损失840万元。全国农机事故起数同比下降32.8%,重特大农机事故得到遏制。全国农机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6.7%,低于农机安全生产总体控制考核指标,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趋于稳定。
今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克服了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等多种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应对了柴油供应紧张、价格高位运行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目标,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购机补贴政策实施成效显著。今年中央和地方增加了农机购置补贴投入,扩大了补贴机具种类和实施范围。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购机补贴资金达到40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带动地方各级财政投入16.5亿元。购机补贴政策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实施县(场)比上年增加937个,达到2653个,共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103万台(套),受益农户数达到96万户。在补贴政策的拉动下,农机工业连续五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农机市场购销两旺。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减免农机作业服务的相关税费,积极开展农机作业补贴试点,探索了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途径。吉林省财政安排1.23亿元、黑龙江省0.75亿元用于大型农机具进行深松深翻整地作业补贴;河南省政府安排1700万元资金,采取“先建后补”的办法,支持359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强机库棚建设和加强技术信息服务手段;江苏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农机政策性保险,并开展了农机更新报废试点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
二是重点农时的机械化生产顺利进行。各地早准备、早部署、早动手,全力抓好春耕、“三夏”、“三秋”等重点农时季节的机械化生产,积极组织农业机械投入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抗灾救灾工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针对今年春耕、“三夏”大忙季节前柴油供应紧张的问题,我们积极协调发改委和石油石化部门,加强农用柴油资源供应和储备,采取了发放“农机优先加油卡”等措施,推动了农机加油难问题的解决。我们先后在河南、江西和山东举行了全国小麦、水稻和玉米跨区机收启动仪式,向机手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27万张,通过网络、手机短信息等方式发送天气、供求、价格等信息,促进跨区作业农机具的有序流动。特别要指出的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后,正值“三夏”大忙季节,广大农机工作者沉着应对,克服重重困难,一手抓农机抗震救灾,一手抓小麦跨区机收,经受了两大战役、两线作战的严峻考验。“三夏”期间投入小麦收获的联合收割机超过42万台,其中参加小麦跨区机收的27万台,投入机具总量、作业面积和效益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这支农机铁军南征北战,驰骋麦海,实现了快收快打、颗粒归仓,为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是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步伐加快。我们继续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玉米收获、水稻生产机械化等11项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农机推广体系改革稳步推进,县乡两级农机推广机构服务手段和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吉林省政府安排了1亿元资金积极推进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我部新建了100个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县、全国新增水稻机插秧面积1000万亩,增幅超过25%,水稻机械化栽插水平有望超过13%。江苏、湖北等省呈现出区域整体连片推进的态势。我们启动了10个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和10个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工作,带动了全国玉米和油菜等重点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全国新增玉米收获机1.2万台,增幅达45%;油菜机收面积超过600万亩,比上年增长10%。各地累计建设226个部级、365个省市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面积突破4000万亩,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达到1.9亿亩,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面积达到3.5亿亩。
四是农机质量管理工作得到强化。我部首次召开了全国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会议,明确了加强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服务质量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各地加强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全国建立了部、省、市、县各级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站共1384个,促进了农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改进与提高。部级推广鉴定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机鉴定总站和16个地方专业站首批通过部级鉴定机构能力认定,取得了承担部级推广鉴定的资格,全年共计核发了209份部级农机推广鉴定证书。农业机械化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制定了15项农业机械化行业标准。
五是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各地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部署,强化源头管理,结合重要农时季节,全面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共排查出农机隐患44.5万多项,目前已整改了42.6万项,整改率达95%,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我们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启用了全国统一的农机驾驶人理论考试系统,加强了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照制发工作的监督,在六个省区启动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试点。各地积极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与国家安监总局联合评选了104个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六是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各地依托“阳光工程”“金蓝领计划”等农民培训项目开展农机教育培训。积极拓宽人才培训渠道,开创了“政企联动”、“校企结合”等培养农机高技能人才的新模式。全年各地共培训农机操作人员400万人次,农机技术人员60多万人次,农机经营和管理人员10多万人次。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机职业标准得到完善。全年共核发农机职业鉴定资格证书9万多个,促进了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七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意见(草案)》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经过反复酝酿,内容日渐成熟。地方各级人大、政府加大农机化立法工作,今年河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37部地方性农机法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32部农机管理政府规章,为促进和规范农业机械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进一步加大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在各级新闻媒体不断掀起宣传高潮,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农机化、支持农机化的良好氛围。
今年全国农机化发展的良好态势来之不易,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农机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农机手的艰苦努力,也得益于各部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我代表农业部和孙政才部长,向长期奋战在一线的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农机手表示诚挚的慰问!对关心和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影响,我国已出现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出口受阻,农业生产效益持续下滑,农民工返乡回流增多等突出问题。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这将影响到农民对生产资料的投入和支付农机作业费用的能力。与此同时,我们更应当看到,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国家正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对农机具补贴、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将进一步加强,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农机化发展环境。12月1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明年中央购机补贴资金规模增加到100亿元,这将极大地激发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随着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村金融信贷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土地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推进,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强。农业现代化的前进步伐不会停止,农业机械化持续发展的势头不会放缓。
面对异常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既要增强忧患意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也要看到有利条件,坚定信心,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全一些,趋利避害,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扎扎实实做好明年的农业机械化工作,努力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好形势。
二、把握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纪念中国农业机械化改革发展30年的活动,全面回顾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系统总结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30年来,广大农机工作者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探索出一条以“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市场主体是农民群众,扶持主体是各级政府。要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国家法律、政策的引导下,加大财政、信贷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市场引导、社会服务”,即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来研发生产农机具,农机大户和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根据市场需求来开展作业服务,大力发展农机跨区作业,推动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共同利用、提高效益”,即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加强组织协调和引导服务,提高机具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行动纲领。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握好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谋划好推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第一、关于推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
全会《决定》提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两高两低”的格局。种植业较高,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较低。在种植业中,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装备结构依然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动力机械较多、配套农具少,小型机具较多、大中型机具少,低档次机具较多、高性能机具少。区域发展表现为“三快三慢”的趋势。平原地区快、丘陵山区慢,东部和北方快、西部和南方慢,旱地快、水田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要坚持全面发展,不断拓展农业机械化工作领域。不仅要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还要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进一步提升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水平。不仅要大力推动农作物耕种收环节机械化,还要推动种子处理、灌溉、植保、烘干、贮藏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全面提高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领域机械化水平。二要坚持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质量。越是在快速发展的时候,越要重视提高发展质量。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把握好调控的节奏和时机,力求农业机械化的速度、结构、质量、安全、效益保持协调发展。在推动农机动力总量增长的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产品性能和质量;在扩大农机作业规模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农机生产经营效益,更加重视农机安全生产。三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效益是推动农业机械化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研发推广经济适用、节本增效的农业机械,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建立效益促发展的新机制,努力让农民在农机作业中实现增产节支,让农机手在农机作业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资源是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按照节能减排的要求,对高能耗、高排放的老旧机具逐步更新淘汰,鼓励发展节油、节水、节肥、节种、节药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节约型农业机械,建立节约促发展的新机制。大力推动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高效植保、保护性耕作等节约与环保型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第二、关于发展壮大农机服务组织问题
实践证明,建设农机服务组织,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是促进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的有效举措。同时,也是推进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虽然目前全国已有3700多万个农机户,但其中农机专业户仅占11%,还存在机具设备少、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要坚持“扶持、引导、规范、服务”的方针,鼓励支持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机械、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联合,创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益,使之成为引领农机手开展农机作业服务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鼓励农机服务组织承包经营闲置和流转土地,为农户、种养大户、农业企业提供代耕代种代收等系列化农机作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一要加大政策扶持。落实有关税费减免、信贷优惠、购机补贴、作业补助等扶持政策,逐步建立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政策体系。鼓励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投资组建农机服务组织,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二要引导创新发展。大力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引导农机服务组织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创建服务品牌,积极推动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承包作业、一条龙作业等服务方式的创新发展。三要规范市场秩序。逐步建立规范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机作业市场。四要强化服务指导。以农机推广、培训、维修、信息咨询等体系为支撑,积极为农机服务组织提供政策指导、技术培训、人才培养、信息咨询等服务,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
第三、关于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问题
全会《决定》指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实践证明,农业机械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桥梁和纽带。虽然我国农机化科技发展水平逐年提高,贡献很大,但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农艺与农机结合不够紧密,技术推广机制不活。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农机化关键技术创新。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品应用开发相结合,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集中力量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新型农机产品,重点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取得新突破。二是推进农机化科研机制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生产、教学、科研、推广等单位紧密衔接的农机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完善多方协作、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农机科技创新机制。加快制定科学合理的农艺标准及相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农机和农艺专家协同攻关,重点提高农业生产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自主创新能力。三是积极探索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创新。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建设,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强化适用技术组合集成,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路线和模式,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四、关于加强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机耕道、场库棚、维修站等农机化基础设施是重要的农村基础设施,是发挥农业机械效能、提高农机作业效率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大中型、高性能的农机装备增长很快,但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处于失衡状态。大多数农村机耕道年久失修、损坏严重,许多乡镇存放大型农机具的场库棚不足,农机维修服务站点的设备和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存在“有机无处走、机闲无处放、机坏无处修”的问题。加大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促内需、保增长的大事。我们要抓住机遇,做好规划,突出重点,明确目标,争取实施一批增加农机化发展后劲的大工程大项目。要抓紧制修订机耕道、场库棚等建设标准,为项目设计提供依据。大力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其作为农机化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载体,提高其承接、管理、使用各类建设投资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争取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乡村道路建设、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整理等项目规划中安排机耕道路建设内容,改善农机作业通行条件。争取中央和地方对农机场库棚、维修站设备设施建设给予补助性投资扶持,改善农机具尤其是高性能机具的保养和维修条件。依托农机合作社建设农机维修服务网络,积极吸引生产企业加盟,建立高性能农机具维修站点和区域骨干维修站点。
第五、关于提升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问题
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基层农机事业单位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日渐突出,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日趋薄弱,特别是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监理和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远不能适应农机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提供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是各级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建设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一要推进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职能的要求,推进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的改革与发展,构建以国家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机服务组织为基础,农机科研、教育等单位和农机生产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机技术推广体系。二要加快农机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全面履行农业机械化质量监督管理职能,努力提高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水平。健全农业机械化行业和地方标准体系,加快推进鉴定机构能力认定。引导和鼓励鉴定机构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提升全行业鉴定能力。建立健全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机构,开展农机产品质量调查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结果。三要强化农机安全监理体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文明监理、优质服务、规范管理,努力构建以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注册、牌证核发管理,严把机具安全检验关、驾驶员培训考试关。加强农机监理装备建设,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和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在重要农时季节和作业场所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四要完善农机化信息服务网络。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建立健全以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为主要手段,功能齐全、服务优良、高效共享的农机化信息网络,开发信息资源,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加强信息人才培养,及时准确地提供农机作业需求、价格行情、天气资讯、油料供应、维修服务、政策分析、形势预测等信息和服务。提升农机化信息服务水平,以信息化推动农机化进程。
第六、关于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人才是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第一资源。缺乏合格的人才,再好的装备也难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活跃在生产一线的4000多万农机驾驶操作和维修经营人员,大多数有相对较高的文化素质,懂技术、会经营,是新型农民的代表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但其中也有新机手缺乏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系统培训,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作业技能、维修技能、经营技能亟待加强。因此,务必要更加重视和加强农机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推进农机化“三支队伍”建设。一是要建设一支技能娴熟的农机化实用人才队伍。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机化教育资源,结合各类培训项目,加大对农民机手的教育和培训。积极推进农机职业技能开发,鼓励农机手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大力培养一批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二是要建设一支业务精通的科技人才队伍。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机化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机化科研领军人才。分层次、有计划地开展对农机鉴定、推广、维修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稳定和壮大基层农机化科技、推广人员队伍。三是要建设一支素质全面的农机化管理人才队伍。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努力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工作环境。坚持在实践中锻炼人才,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建设一支理论功底扎实、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开拓创新的农机管理干部队伍。
第七、关于提高农机化依法行政水平问题
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完善涉农法律法规,增强依法行政能力。近年来,以《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公布实施为标志,我国农机化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同依法行政的要求相比,同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我国农机化法制建设还有不小的差距。农机化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备,行政执法还比较薄弱,执法体制不顺,执法装备落后,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影响了农机化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我们要认真落实依法行政的要求,保障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一要深入开展农机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知法守法意识,履行应尽义务,维护合法权益。面向社会各界开展农机化政策法规宣传,为推进农机行业依法行政营造良好氛围。二要切实提高农机执法能力。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要求,加强农机行政执法制度建设,提高农机执法装备水平和执法队伍素质,全面履行安全监理、农机推广、农机维修、农机化质量监管等方面的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积极配合各级人大开展农机化执法检查,督促农机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落实。三要完善农机化法律法规体系。要加快制定《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配套法规和规章,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努力将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工作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一系列农机化扶持政策和规章,如农机安全监理、作业补贴、报废更新、政策性保险等,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法规规章,形成完整、统一的农业机械化法律制度体系。
三、明确任务,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2009年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坚定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以发展农机服务组织和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为主攻点、以提升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为突破点、以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装备和技术为着力点,精心组织重要农时的农机化生产,不断拓展农机化服务领域,继续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农机质量监督和农机从业人员培训,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科技水平和服务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贡献力量。
2009年农业机械化主要发展目标是:农机总动力超过8.2亿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7%,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加快推进,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快速发展,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及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水平协调提高。
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实施农机化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农机化扶持政策。配合全国人大农委开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五周年执法调研和纪念活动,检查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措施的落实情况。继续做好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机化税费减免政策的落实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国家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工业的政策性意见的制定和宣传贯彻落实工作,推动实施扶持农机化发展的信贷支持、财税优惠、政策性保险、作业补贴、更新报废补偿等优惠政策。争取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和机耕道、场库棚等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将增加60亿元,达到100亿元,实施范围涵盖全国所有的农牧业县和所有农场,补贴机具种类由9大类18小类扩大到12大类38小类(包括了所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我们要严格把好农机具选型的质量关,将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具纳入补贴目录。进一步完善补贴监管制度,优化程序,提高效率。各地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要及时向社会公布,进一步增强农民购买农机具发展农业生产的信心。
二、大力培育农机化发展主体,积极发展农机服务产业。要进一步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引导、培植一批规模大、机制活、服务能力强的农机服务组织,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规范和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康发展。研究提出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推出一批先进典型,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人员培训,制订农机专业合作社库棚设施和维修能力建设规范,大力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深入推进《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的实施工作,制定农机企业维修及售后服务能力评价办法,推广农机维修服务合同标准文本,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市场。开展农机维修设备选型推荐和补贴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农机维修政企联动培训工程”,推广先进农机维修和农机节油技术,推进农机维修业发展。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和资源调研规划,积极推进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加强农机化信息体系建设,提升农机化信息服务水平。
三、继续推进农机跨区作业,精心组织农业机械化生产。充分发挥农机化在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粮油高产创建中的重要作用,及时部署开展“春耕”、“三夏”、“三秋”和冬季农业生产等重要机械化生产活动,及时搜集和发布农机作业市场需求信息。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农用柴油供应,维护农机作业秩序。及时动员部署全国农机跨区作业,继续免费发放《农机跨区作业证》,搞好跨区作业机具的供需协调,拓展农机跨区作业规模和范围。要抓好155个部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县的启动、建设工作,加强水稻跨区作业组织协调,加速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25个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县,举办玉米收获机械化论坛,加快突破玉米机收瓶颈。推动农机农艺结合,组织油菜、花生、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发展的交流、研讨和示范县建设,积极推进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
四、扎实开展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广农机化装备和技术。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导,以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机具集成应用为目标,探索推广新机制,加大对示范区建设的投入。推进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重点做好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捡拾打捆技术、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薯类机械化收获技术、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和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等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扩大农机科技入户的规模和范围,与试验示范相结合,加大指导力度,力求抓出成效。推动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进一步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面积。争取启动秸秆田间机械化处理示范项目。以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为重点,着手制定设施农业发展规划,促进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进一步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政策性文件。积极开展农机化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做好政府间农机交流合作为重点,积极促进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引进来”和“走出去”。
五、不断强化农机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推进“平安农机”建设。制定发布《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规划》,加快农业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修订步伐,组织开展重要标准宣贯,引导农机化标准化工作健康发展。组织开展重点机具及零配件质量安全调查,加强补贴机具质量督导,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的行为。组织编制农机质量安全年度报告,全面把握市场质量动态,加强质量监督工作的引导。积极推进农机产品质量投诉体系建设,完善农机投诉工作制度。加强农机鉴定体系建设,规范鉴定程序,提高鉴定质量。积极推进鉴定机构部级鉴定能力认定工作。制定发布部级推广鉴定项目实施细则,进一步提升农机鉴定机构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规范化水平。积极推进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水平。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修改、论证、报审工作,争取尽早公布实施;制定《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农机报废更新办法》及有关配套文件,启动高能耗、老旧农机淘汰更新工作,促进农机节能减排。加强农机安全监理的制度建设、执法装备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组织贯彻落实有关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规范和标准,推进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规范化。启动实施“金农工程”“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系统”和农机安全检测装备建设项目,加强农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监管能力。启动新一轮“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完善工作内容,强化评价工作,再推出一批示范县,推动“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广泛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
六、全面加强农机化系统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指导农机化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落实责任制,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农业部党组关于农业机械化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切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要加强对农机化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重大问题的调研,进一步提高指导农机化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做好农业机械化行业统计和形势分析工作,加强基本数据、资料和信息的系统收集整理,定期会商农机化发展形势,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加强农机化新闻宣传,营造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加强农机化系统的政风行风建设,落实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树立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帮民解难,助民增收,保民平安的工作理念,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文明高效、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最后,我还要再重点强调一下2009年购机补贴工作。国务院决定大幅度增加购机补贴资金规模,这是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机工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购机补贴是一项社会关注度很高的政策。我希望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严格遵守各项工作制度,确保补贴政策的实惠不折不扣落到农民手中,向党和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要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及早部署,加快实施进度。农财两部制定的《2009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已经印发。考虑到春耕备耕在即和拉动内需的紧迫性,各省(区、市)要按照两部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快研究制定省区市的资金使用方案,按时报农财两部备案。部级选型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一月上旬就能公布。各省也要加快省级选型进度,春节前公布补贴目录,确保明年春耕前机具到位,发挥作用。二要规范管理,严格操作程序。要严格按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规范管理,阳光操作。要认真落实五项制度,即补贴机具竞争择优筛选制、补贴资金省级集中支付制、受益对象公示制、执行过程监督制、实施效果考核制。要加强政策宣传、补贴申请、登记审核、受益公示等关键环节监管,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补贴程序和补贴目录要全部向社会公开,受益者和补贴落实情况要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绝不能为了省事而简化程序。补贴目录内的产品由农民自主选择,严禁向农民强行推荐产品。要杜绝购机补贴中的乱收费现象。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严禁借国家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之机乱涨价。尽量压缩各类机具展示会、展销会、订货会,更不得强迫选型中选企业参加这类活动,严禁利用购机补贴实施向企业收取推广费、好处费。三要搞好选型,保证机具质量。机具选型要参照招投标的程序,引入竞争机制,通过专家综合评价,择优筛选,严禁采取不合理政策保护本地区落后生产能力。补贴目录选型采取部省两级选型制度,省以下不得重复选型。各省确定补贴机具范围和开展机具选型时,要统筹考虑农业生产需要、农机装备结构调整以及机具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生产企业素质和售后服务能力等因素,将信誉好、质量可靠、售后服务有保证的企业和产品纳入补贴目录。四要强化措施,保障企业权益。进一步规范经销商的管理,严格按照生产企业自主申报、农机部门公布的办法确定经销商。加快补贴资金结算,减轻企业垫支压力。严格按照农业部、财政部规定,至少一季度结算一次补贴资金。农民购机一律与企业或销售商结算,农机部门不得替企业代收购机款。五要加强督导,严格监督检查。要加强对市县农机部门的督导,及时了解购机补贴工作进度和问题。要高度重视群众和各部门对购机补贴工作的意见和反映,如发现或查实存在暗箱操作、虚报冒领套取补贴资金、转手倒卖补贴机具及收受贿赂等问题,要予以严厉查处,决不姑息。要将查实的情况进行通报,并抄送当地政府,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发生问题的县,要暂停安排补贴资金。对参与违法违规操作的经销商,要永久性取消经营补贴产品的资格。对参与违法违规操作的企业,要取消其入选补贴目录的资格。
同志们,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责任重大、任务繁重、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国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