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站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农机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农机工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核心,紧紧围绕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以增加农业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积极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大力开展玉米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努力抓好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和优质粮工程现代 农机推进项目,依法做好“黑车非驾”治理等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强化农机服务,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2007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农机化发展形势显著提升
一是“十一五”提出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为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机化作业水平的提高。
二是中央把“三农”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继续实施各项惠农政策,开辟了国家财政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渠道,特别是今年中央财政投资1.6亿元,省财政投资1亿元,支持我省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加大了扶持力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机械化,形成了促进农机化发展强大的政策引导力。
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进一步落实,新的《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的相继出台,确立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各级政府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形成了依法促进农机化发展强大的推动力。
(二)农机装备水平逐步增长
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73.9万千瓦,尽管农用运输车划归交通部门管理,但农机总动力基本与去年持平,农机保有量达到46440,比去年增加4496台,增长11%,其中:大中型750台,小型45690台,农具达到129385台,比去年增加2502台,增长2%,机具配套比为1:3。从农机装备上看,农民对农业机械需求呈现出高性能、高质量和多样化发展趋势,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为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高
旱田机播完成135万亩,占任务100%,机械精少量播种面积完成105万亩,占任务100%,机械深施化肥面积完成105万亩,占任务100%,机械起垄50万亩,占任务的125%,机耕作业面积完成96万亩,占任务的100%。玉米机械收获完成2.1万亩,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农机作业领域不断拓宽,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购机补贴政策落实成效显著
今年省局下达给我县吉林省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长岭县现代农机推进项目中央专项补贴资金80万元,农机购置中央专项补贴资金140万元,共计220万元,在全县22个乡镇全面实施。通过购机补贴政策拉动农民投资536.6万元,购机总额756.6万元,共补贴机具143台,其中大型拖拉机70台,配套农具55台,玉米收获机8台,水稻收割机4台,水稻插秧机5台,这些机具在今年的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购机工作按照农财两部28号文件和2007年国家购机补贴实施方案的要求,坚持公开、公正、阳光操作的原则,严格按操作程序组织购机,确保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保障农民的利益,真正做到让领导放心,让农民满意。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以主管农机副县长为组长的购机补贴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宣传咨询申报组、登记统计审核组、资金票据管理组、技术指导服务组,人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制定了实施方案,完善各项机制,规范程序,严格操作,明确责任,加强管理。二是加大政策宣传抓好落实。通过组织农民参加全省购机补贴产品展示会,组织召开农机系统工作协调会,安排部署了拟购机调查工作,在电视台讲座,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条幅,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广泛宣传,使农民更多地了解购机补贴政策、程序和补贴类型,组织动员农民向农机部门提出申请,做好审批、汇总、上报,商定供货方式、时间、地点,确保购机补贴顺利实施。三是突出补贴对象。将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科技示范户为重点补贴对象,加大扶持力度。四是突出补贴重点。重点对收获机、8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配套机具的顺序补贴,分段实施。
五是搞好售后服务,方便农户。积极组织货源,确保不误农时;对购进机具进行查验,确保机具及零配件齐全;对购机户做好跟踪调查服务,及时反馈有关情况。
六是强化补贴管理,阳光操作。明确补贴工作纪律,严禁违规运作,杜绝暗箱操作,严格遵守购机补贴有关规定,按程序进行,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做到阳光操作,并公布举报监督电话。严格资金使用管理,由专人负责,设立专用账户,严禁挪用,做到票据齐全,档案规范。
(五)“两新”技术推广应用有新进展
今年,重点在抓好“两新”推广,提高农机科技应用水平上加大了力度。做到“三个结合,一个强化”一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及时引进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二是结合对推广人员的培训,加强推广服务网络建设;三是结合农机作业现场会,把科技送到农民手中;四是深入基层,强化宣传引导。针对我县自然条件,土壤状况和作物种植等实际情况,确立了今年“两新”技术推广的重点为:在继续搞好行走式节水灌溉、机械深松、机械深施化肥等一系列节本增效农机化技术和机具的基础上,抓好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和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推广工作。为做好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局领导率领技术人员多次到乾安、洮南等地参观考察,引进保护性耕作机具,并进行多次试验改进,使之适合北方玉米作业。于4月23日和25日分别在长岭经济开发区太平村和永久镇组织召开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现场会,邀请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和县政府有关领导到会指导,局属各事业单位、各乡镇农机站长、农机推广人员以及周边群众参加了现场会。向与会人员发放了有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材料,县电视台对此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5月初,我局又在北正镇水月村组织召开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现场会,今年共落实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面积30亩。为做好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推广,今年9月28日由省农机局、省农机技术推广站主办,县农机局和县农机技术推广站承办的大型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业现场演示会在长岭县长岭镇太平村召开。省农委机关、委直农机事业单位和长岭县委县政府的领导,部分市县农机局局长、农机推广站站长和部分农机大户及周边农民90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中国收获机械总公司等15家农机厂商,共18种机型进行了现场演示。省电视台、《吉林日报》、《松原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这次现场演示会得到了省农机局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农机局、农机技术推广站、农机监理站等单位对道路疏导、人员接待、地块落实等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使这次现场会获得了成功,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广效应。当场有两户农民购置了样机,有15户农民当场报名要求购置玉米收获机械,同时也得到了更多农户的关注。这些对于加快我县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推进我县乃至吉林省玉米全程机械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强化项目建设,增强农机发展后劲
一是以建设4万亩标准良田为突破口,组织申报了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根据省局要求,编制并上报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实施方案。该项目总投资137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30万元,地方财政投资13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1113万元。共可购置机具514台,其中拖拉机394台,配套农具110台,玉米收获机10台。
二是组织申报了国家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5万元。对推进全县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进一步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组织申报了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省局今年下达给我县玉米全程农业机械示范区建设项目实施面积6万亩。按照省局制定的实施方案要求,对自愿申报的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是否具备条件进行了逐户摸排,确定在全县9个乡镇建设以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为主体的玉米全程农机化示范区18个。预计总投资1469.6万元,购置大中型拖拉机58台,配套农具121台,玉米收获机40台,建设场库棚面积9300平方米。现已草拟了玉米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申报书和实施方案,并上报省局。
农机项目的广泛实施,使农民群众获得了实惠,购机用机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大中型机具数量大幅度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推动了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增强了农机发展后劲。
(七)农机监督管理工作效果明显
年初,我局组织召开了全县农机工作会议,县政府主管农机副县长参加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局里对今年各项任务指标进行了逐项落实,并制定了《农机监理培训奖罚及结算办法》、《2007年农机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对2006年工作业绩突出的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对典型经验进行了总结推广,与各基层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各项任务指标落到实处。同时,结合业务学习进一步加强了农机法律法规的宣传落实。
一方面加大了农机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安全意识,今年是《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修改并颁布实施的第一年,结合年初省农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为做好宣传,我局在电视台黄金段播出公告两次,下发传单15000份,在全县各乡镇主要路段张贴标语120条,各乡镇站通过集贸市场发放宣传单,部分乡镇站还多次在县电视台专题栏目做了农机培训,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新闻报道,通过广泛宣传,使养机户家喻户晓,逐步做到懂法,知法。同时,制定了开展“百日农机安全大检查”和“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活动实施方案,并进行了广泛的开展。另一方面注重抓好软环境建设,制定了关于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公开承诺。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的素质,积极开展“文明窗口”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文明执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共完成落籍3547台,完成机车年检4534台,驾驶员培训900人,纠正违章2900人次。县农机质检站也积极开展流通市场管理,加强对农机具配件的质检工作,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确保机械配件的质量和安全,今年对143家农业机械经营业户和88家修理网点核发了《农业机械经营许可证》和《维修网点技术合格证》,取缔6家不具备经营资格的经营业户。
二、2008年工作思路及工作重点
(一)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围绕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核心,以建设现代农业为主题,以主要粮食作物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为目标,通过国家扶持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农机化发展步伐,抓好“两新”推广和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建设,整体提升全县农机化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战略目标。
(二)目标任务
1、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调整装备结构。农机总动力新增10万千瓦,新增水稻联合收割机5台,玉米收获机械50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10台,5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100台,复式作业机和深耕犁各40台,免耕播种机20台,深松犁50台。
2、提升玉米机械收获作业水平。全县玉米机械收获作业水平实现4%,即作业面积达到6万亩,机械深耕地与深松整地4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4万亩。
3、在全县9个乡镇(场)建设18个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区,作业示范面积6万亩,建设标准化场库棚面积9300平方米。
4、建设两处保护性耕作核心示范区,每处面积不小于2公顷。每个乡镇建一个示范点,每个点面积不少于1公顷。
5、加大“黑车非驾”治理力度,完成机车落籍2000台,机车年检6000台,初训驾驶员2000人,安装三角警示牌3000个。
(三)措施
1、着力落实国家购机补贴政策。今年农机补贴政策重点向优势农产品产区倾斜,补贴对象重点向农机大户和农机生产合作组织倾斜,补贴资金向重点作物的关健环节倾斜,今年争取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现代农机推进项目购机补贴资金130万元,通过国家购机补贴政策扶持,项目建设带动,示范区引导,推动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2、实施机械化中低产田改造,通过机械深耕地、深松、施耕改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保持性耕作等一系列配套技术措施,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实施的购机补贴政策,大力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组织购置改造中低产田所需要的各种农业机械。
3、以建设6万亩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区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玉米为主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推动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探索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新路子。
4、着力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乡(镇)农机区域站建设,增强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农机生产合作社的发展与建设,组织建立农机服务协会等各类中介组织。要结合农机“四强”建设,用龙头效应带动全县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以农机强乡(镇)站为基础,以农机合作组织为支撑,以农机强户为重点,以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继续抓好农机经营组织创新的典型培育,引导农机大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农机服务实体,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兴机富民”工程,增加农民收入。
5、加强“两新”推广工作,提高农机科技应用水平。一是针对农业结构调整,及时引进研制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重点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计划确定两个乡镇两个村建设试验示范面积4公顷。二是结合农机作业现场会,组织科技下乡活动,计划在春秋两季组织召开农机产品及机具作业展示会,调动农民使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积极性。
6、加强农机化信息体系建设。要加大信息体系建设的投入,以建设长岭农机网站为重点,切实做好农机统计、信息采集等信息建设的基础工作,完善管理和服务手段,提高统计分析的应用水平,推进 全县农机化信息体系健康发展。
7加强农机人才培训,努力提高农机队伍人员素质。一是结合国家“阳光”工程,开展调研,制订规划,加快培训农机专业大户。二是充分利用现有教学场所、资源,采取各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方式,搞好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特别是玉米收获机具和技术的培训。
8、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督、质量检验,提高农机安全监督执法水平。认真学习、落实《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强化业务技能和岗位培训,努力提高人员素质。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建设,达到以法治机,以法行政,为农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三、建议
1、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机械化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以国家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体系。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和新型农机具的示范推广给予财政补贴,农用燃油补贴与农机化作业相结合。
2、完善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农业机械化公共信息平台,加大对基层农机信息服务体系的扶持力度,加快农机管理工作现代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3,每年的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应在每年的3月份开始实施。
长岭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二00八年一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