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机械化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我国农业机械化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日期: 2010-12-25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信息中心 何丽虹 刘玉 朱礼好 张一哲
从2010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获悉,2010年我国农业机械化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六方面:
一是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意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制定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方案和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的意见。启动了保护性耕作工程和农机化推进工程,今年安排保护性耕作建设工程投资3亿元,在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安排3.7亿用于基层农机化体系建设。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进一步明确农机停放场库棚用地按农用地管理。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迅速行动,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意见,抓住机遇协调争取资金投入,加强机构队伍建设。今年中央财政拨付的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优先支持东北、黄淮海及其他有条件的地区深松整地作业。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关心农业机械化、支持农业机械化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二是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工作进一步创新完善。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5亿元,比去年增加了25亿元,将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设备纳入补贴,补贴品种范围达到12大类180个品目。在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前提下,重点对补贴目录形成方式进行了改革完善,同时进一步扩大地方自主权和农民选择权。加大政策宣传,将100万份的政策解读图册发放到村入户。全面推行补贴工作流程信息化,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各地加快补贴实施进度,严格规范操作,做到了工作抓的紧、执行规定严、实施进度快、实施效果好。今年共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约525万台(套),受益农户近400万户。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真正使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政府得民心。
三是重点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水稻机插秧和机收面积持续扩大,其中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20%,机收水平突破60%,均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玉米生产机械化快速推进,全国玉米机收水平达到25%,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山东省玉米机收水平达到71.5%,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
四是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机化技术推广领域、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全年水稻育插秧、秸秆还田等17项重点农机化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5亿亩,较去年增长10%左右。其中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7600万亩,今年新增2130万亩。深入实施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组织开展了秋冬种农机作业技术、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管理等专项培训活动和华东区农机修理技能竞赛。阳光工程农机培训20万人,比上年增加9万人。全年培训各类农机化人才577万人次,其中新购机农民117万人次。
五是农机在农业生产和抗灾救灾中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凸显。在春耕、“三夏”以及“三秋”等关键农时,积极组织农业机械投入农业生产,抢农时、防灾害、夺丰收。今年春耕期间,机耕、机播水平分别达到60%、39%,均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小麦机收水平达到了86%以上,全国麦收只用了24天时间,比往年缩短了4天,为夏粮丰收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夏播赢得了宝贵农时。“三秋”期间,以玉米机收、水稻机收、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油菜机播、机械深松整地为重点,全国共组织2900万台农机具投入到“三秋”机械化生产中,比去年增加了100万台,完成农机深松整地1.4亿亩,比上年增加1000万亩。针对今年极端异常的气候条件和严重的自然灾害,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及甘肃、吉林、江西、海南、福建等农机部门积极组织农机抗旱保春耕、抗低温抢春播、抗击泥石流和暴雨灾害,加快抗洪排涝,抗旱灌溉、运送物资和抢收补种。农机作业成为今年农业生产和抗灾救灾的突出亮点,为夺取全国粮食生产连续第七年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是农机化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今年农业部制定公布了《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等部委联合发布新的《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提高了工作的规范性。全年累计发放部级推广鉴定证书1074个,省级推广鉴定证书5000多个,审定通过农业行业农机化标准28项。组织开展了补贴机具质量督导和农机质量调查、重点检查工作。深入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修订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管理3个规章,起草了农机事故处理办法、农机事故应急预案。农业部在农机化管理司新设立了安全监理处。组织开展了“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推选出119个示范县。农机安全年活动和打击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农机监理工作方式不断创新。宁夏、甘肃等省区积极探索农机安全免费监理,江苏等地开展农机安全保险补贴试点。全年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各项指标在总体控制考核指标进度目标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