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一位逾七旬的老大爷来到了榆树市农机总站送来了一面锦旗。
落座后老人说明了原委:他是红星乡一们农民叫张永安。2006年9月23日全省收获机械展示会在榆树市红星乡召开,他成为榆树市第一人订购了一台海山玉米收割机(价值39,000元),政府及农机部门补贴了15,000元,并积极组织协调办理手续,当年就投入了作业。这几年用它收割玉米、抢农时,自己经营20垧地全部秋翻,产量高、效益好,为了表达感谢之情,送了一面锦旗。老人看到我们工作比较忙,没有更多的说什么。临走时,一再邀请到他那去做客。
为了更深入了解情况,10月28日我们一行4人在乡农机站长的引领下,来到拉林河畔,摆渡过河,步行15分钟,映入眼帘是一望无际的秋翻地,大致一看作业质量特别是深度非常好,实际测量深度平均达到30公分。
再往前走,看到了黄橙橙的玉米大片地堆放在院内,有30多人在辛勤的工作着。我随之回想25年前儿时生产队集体作业的场景。原来这是在张永安带领下,几户农民联营的110多垧集体场院。
张永安
场院
在这里找到了神彩奕奕的老人,正在指挥着大伙有条不紊地工作。老人热情地介绍说:自己经营20垧地、弟弟经营20响地、儿子经营20响地,其它9户50多垧地,秋收的粮食基本都存放在这里统一经营,单独核算。
老人领着我们来到一大片深松作业的耕地,测量深度为25-30公分,深、细、平、直的作业效果非常少见。乡农机站站长边看边说这肯定是大型农机具作业的。
远景
测量
量尺
张永安老人看见我们诧异的目光解释说,深松深翻都是从黑龙江外协的120马力以上拖拉机和农机具,作业深度在30公分左右,并亲自跟车作业,随时检查测量,谁也别想做手脚.问他为什么要求这么高标准时,老人给我们算了一笔惊人的账。
2005年他承包了40垧地,当年底分给弟弟20垧土质比较肥沃的土地,自己的20垧地连年深翻,而弟弟那边没翻,2007年他的总产量是41万斤,而弟弟只有32万斤,相差9万斤,也就是46800元的收益差额,今年估算他的总产量是45万斤,弟弟不足30万斤,相差近16万斤,按最低收购价也要相差9万元。
老人说深翻不深翻到了老秋就可见,秋翻地秧杆壮,根须发达不倒扶,棒大,秧杆枯死时间要推迟15天左右,有利于玉米的成实。谈到收割成本时,老人又兴高彩烈起来。简单地算了一下,列了一张表如下(单位:垧)
张永安机械收获 弟弟人工收获
油:120元 割、扒雇工:880元
司机费用(3人):140元 人工装车粮杆运输:120元
拣玉米(4人)147元 司机:70元
扒皮: 180元。 油:30元
共计:587元 共计:1100元
每垧地差500元,20垧地节约10000元。张永安感慨地说:还是毛主席指示的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现在国家惠农政策这么多。种地直补、机具补贴,农机作业效益高、成本低,也增加了收入,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表达内心感激之情做了一面锦旗,送给你们,谢谢党的惠农政策及农机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感悟到了老人真诚的话语的精髓所在。向他人家致敬!
一直也没时间问起张永安老人的历史,后来才知道他已经是71岁了。曾任过大队会计,大队长,20来年的村书记,1982年前研究制作了谷子宽播。玉米等距点播耲耙,1980年被长春日报评论为拉林河畔土秀才,1983年被吉林日报评论为拉林河畔土专家,同年被评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