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四强建设典型:
榆树市恩育乡富家村农机队
榆树市恩育乡富农村现有7个社员小组,802个农户,总耕地面积817公顷,总人口3120人,劳动力1760人,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26台,农用汽车2台、农用三轮车18台、农用四轮运输车9台,各种座机35台,电动机21台,农机总动力已达1700千瓦,各种大中小型配套农具114台(部)。富家村农机队是富家村的一个主要村办集体企业,承担着全村耕地的翻、耙、起垄等作业任务,经过多年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管理形式不断完善,现已初具规模。
一、村农机队基本情况
富家村农机队组建于1980年,二十多年来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经全队人员的共同动力,为振兴本村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现村农机队有管理人员2名,驾驶员13名,大型链轨拖拉机4台,小四轮拖拉机1台,大型配套农具20台(部),办公室1间,车库4间,10吨储油罐1个,加油站一座,标准农具停放场600平方米,现固定资产总值已达到150万元。
二、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努力办好农机队
近些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机经营形式的改变,做为一个村农机队,如何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走自我发展、壮大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大事。富家农机队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农机队有机具、有技术人员的自身优势,从实际出发,千方百计的办好村农机队。虽然农机化事业经历了许多波折,即使在实行土地联产承包的1983年,许多村农机队纷纷解体的情况下,他们不但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农机队保存下来。实行责任制后,面对大机器与小地块、柴油价格并轨、机耕费上调、农民用机积极性下降的矛盾,他们即没有任其自然,又没有简单的行政命令,要求农民用机的办法,村总支书记王国庆同志带领班子成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引导农民对比算帐,教育启发农民,使绝大多数人认识到,农业机械化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效益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措施;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前提条件,是科技创新、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保证。重新调动了农民用机的积极性,从1980年至2004年,每年机翻地都在700公顷以上,基本达到全翻。播种全部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全部采用深施肥,重镇压技术。90%实施化学药剂除草技术。每台拖拉机年创利润都在2万元以上。
三、强化管理、严格制度,保证农机队健康发展
富家村农机队、农机作业量,经济效益年年递增,其主要原因是,村民委员会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为村农机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
1、首先推选出懂技术、事业心强、善经营、会管理、群众信得过的人员担任农机队长、实行六项成本、单机核算、自负盈亏。
2、采取“三保”“三统一”“六定”的管理制度。“三保”就是村保组织、保任务、保收费;农机队保作业时间、保作业质量、保作业任务的完成;农民保及时倒地、保面积、保交费。“三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收费、统一验收。“六固定”就是定机组、定人员、定任务、定费用、定提留、定标准。
3、建立监督机制、奖惩分明。年初承包法人拟定生产经营责任计划,把任务落实到车组。做到人人头上有任务、有指标、定期检查、年终考评。在执行中坚持原则、从严管理、一视同仁、不打折扣。有效的调动了驾驶员的积极性,使管理水平,农机作业量,作业质量,经济效益都明显提高。
4、拓宽服务领域。这个农机队在农闲时就到本村砖厂进行推土,利用乡里修路之机,安装压道机压道,光此项每台车每年就能收入3000以上。
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由于农机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充分发挥,不仅使农机队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每年提取折旧2.5万元,大修提存1.8万元)并为二、三产业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繁荣农村经济、早日奔小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富家村有村办砖厂一处、外出打工150人、年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农机运输专业户15户,养猪专业户20户、养牛专业户8户,养羊专业户5户,个体修理部2户,各种商店11户,年创利税50万元。基本形成了以农机队为龙头,个体养机户为辅助的农机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