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在蛟河市天北镇,镇长王玉成与三个村干部正在办公室里对着一张手绘的区位图研究着:“现在还有这几户的旱田没谈拢,下一步打算给这几户在附近置换一块旱田,让这片顺利实现‘旱改水’。”
“旱改水”是蛟河市今春备春耕重点实施的一项工作。天北镇依托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在备耕调结构上,使出了“乡镇+龙头企业+种植大户”路数。镇政府出面协调,统一从农民手中将旱田流转过来,引进社会资本,利用天北水库和庆丰水库的优质水源,打造千顷水稻种植基地,努力把“天北大米”这一地标品牌做大做强。
3月底水稻该育苗了,王玉成不仅着急“旱改水”进度,也在抓紧寻找适合建设育苗大棚的地块。
春节过后,蛟河市各乡镇村屯负责人根据中央、省、市高度重视粮食增产工作的重要信号和蛟河市委、市政府要求本地粮食产量保持在90万吨水平的目标要求,从源头上开始了精心备耕的赛跑。正所谓,备耕足、心不慌。
蛟河市前进乡梨树沟村党支部书记张玉生每天走进村部,后面就会跟着来很多村民。“张书记,我家有8公顷玉米地,今年想托管给村里的合作社代耕代种。”村民杨茂全说。
杨茂全算了一笔账:现在种1公顷玉米,从春种到秋收运粮到家,自家雇人大约需要3200元。如果托管给合作社,能省1000元钱。
“我们村有近500公顷土地,现在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有各种农用机械10台套,满打满算一年只能干300公顷。”张玉生说,今年已有10多户农户与合作社签订了代耕代种合同,多是干不动活儿的老人、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家庭和种植大户。
春耕生产一户不落下,耕地播种一亩不撂荒。弱势群体备春耕也是蛟河市各级领导关注的重点。聚焦农业生产耕、种、防、收、储等主要环节,蛟河市确定了由村党支部牵头,采取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措施包保帮扶,让分散的小农户在种植玉米、水稻、大豆过程中享受到“托管”服务。目前,蛟河市已经完成土地代耕对接4375户。
备战春耕,购置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是农民的头等大事。据调查,目前,蛟河市农作物种子入户率达95.4%,化肥入户率84.8%。4月10日前,备耕物资可全部入户。
各种农业机械整修工作也在有序进行。蛟河市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农业生产安全奔忙:检修农机具2.6万台套,免费为农户张贴反光贴5.8万张,走村入户宣传农机驾驶安全知识,尽量把生产安全宣传单发放到农户家中。
在从吉林市前往天北镇的路上看到,大田里的玉米秸秆已打捆、集中堆放在路边,正待装车外运。蛟河市将秸秆离田和全域禁烧作为眼下最紧迫的任务,一手抓秸秆离田,一手抓秸秆禁烧。
对秸秆离田确有难度的,蛟河市推出了志愿服务活动,全力助离田、保春耕、促增收。志愿者是各包保部门的机关干部。他们深入村屯,一边宣讲秸秆离田和禁烧政策,一边协助农户清理地趴秆、林缘地、林中地秸秆。红马甲助农的温馨画面随处可见。截至3月26日 ,蛟河市秸秆离田率已达到94.75%,国省干道两侧1公里范围离田率达到99.58%。
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负春光奋力拼。开春以来,蛟河市立足“稳、足、实、细”有序备耕,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初步预测,水稻和大豆种植面积可分别提高到15万亩、20万亩,同比分别增长5.6%和11.1%;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可稳定在173万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