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梅河口市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要求,以提高水稻、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为目标,以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环节为重点,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及装备、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努力打造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升级版。
一年来,市农机管理部门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梅河口市委关于“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实施农业攻坚工程”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推进全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构建高产、低耗、优质、高效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截止到2016年11月30日,全市农机总动力已经达到51万千瓦,同比增长7.4%;水稻育苗机械设备205台套,同比增长51%;水稻插秧机保有量达到1063台,同比增长25.8%;水稻收获机保有量达到712台,同比增长20%;玉米收获机保有量达到了770台,同比增长26%;全市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了77.6%,同比提高了2.1个百分点。
一是开展了“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整市推进行动”。结合全市各乡镇农业机械化基础建设,在全市指导建立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20万亩、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8万亩,实现了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主要环节机械化生产,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
二是依托政策拉动,全市机械化生产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资金2200万元,全市新增先进农机具1278台套,受益农户达986户,植保机械、秸秆处理机械、粮食烘干机械等粮食生产薄弱环节农机装备保有量大幅度提升,推动引领着全市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三是实施了“吉林省全程机械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农机装备建设”项目。全市7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7个(建筑面积平均为1020平方米)标准化农机具库棚,购置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所需农机具120余台套,有效解决了该市土地碎片化经营和产出能力低下等现实问题,成为全市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的“领头羊”。
四是农机技术的推广、培训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成多样性、针对性。先后组织举办了“全市玉米保护性耕作现场演示会”、“全市机械化育插秧现场会”、“全市玉米水稻机械化收获现场演示会”,使现代农机科技成果更多的惠及农民群众,让他们认识、熟悉和应用。同时,积极争取到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费15万元,培训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职业农民骨干50人,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组织开展了首批“农机修理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全市91名从事农机修理操作人员受益;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10万元,为兴华镇培训农民、农业从业人员1100人,整村、整镇提高农民群众科技生产、机械化生产能力。2016年,在全国科普宣传周活动中,市农机局和市科协被国家科协评定为“2016年全国科普日特色活动优秀单位”;在全省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中,被省农机管理部门评定为“2016年全省农机化信息宣传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