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了强化对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高质量实施推动,对究竟什么是符合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的要求,针对一些急待明确、避免混肴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问题,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下发了关于印发《2022年东北 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技术指引》的函。
函文中明确指出,"为进一步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东北地区规范运用,我司组织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专家指导组编制了《2022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技术指引》,供 2022年组织实施行动计划时参考使用,并强调稳步扩大实施面积,不断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质量和实施效果”。
在《2022年东北 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技术指引》中强调,为推动积极稳妥完成2022年度保护性耕作目标任务,既确保实施面积平稳扩大,引导实施主体在保障稳产丰产前提下,更加规范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持续增强土壤保护效果。
技术指引中有两条非常重要关键的技术要求:
一、关于符合行动计划要求的保护性耕作是行动计划明确的保护性耕作是指在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的前提下实施免(少)耕播种作业的一项耕作技术。因此, 只要地表有一定量秸秆或根茬(以下简称秸秆)覆盖,且进行免(少)耕播种作业,即可判定为保护性耕作。
其中,免耕播种是指前茬作物收获后,一直到完成播种, 除了播种机对土壤少量动土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形式的动土作业(深松作业除外);少耕播种是指播种前或播种同时采取少量翻耕、旋耕或浅耙等作业方式,动土面积低于50%,同时在保障出苗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动土深度,原则上动土深度不超过10cm。
从上一条要求可以理解为:只有同时充分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保持一定秸秆覆盖数量,二是播种前动土面积低于50%,三是动土深度不超过10cm的少耕或免耕作业,才适为真正的保护性耕作。
为此,对于深翻压埋作业等技术,如果是百分之百动土,并且无秸秆覆盖,既使用免耕播种机播种也不属于保护性耕作。同理,旋耕起垄作业如果是百分之百动土,包括在土豆地、西瓜地等,用免耕播种机播种,也不应属于保护性耕作。
二、关于不同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主推方向具体要求是:
保护性耕作的核心要求是在保障粮食稳产丰产前提下, 做到“多覆盖、少动土”。因此在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时,鼓励尽量提高秸秆覆盖,减少动土面积。
(1)对于干旱半干旱区,建议在秸秆大量覆盖条件下进行免耕播种,必要时也可进行少耕播种。
(2)对于冬春季强风沙地区,建议采取留高茬(25cm 左右)并保留部分秸秆(秸秆可不粉碎)的方式,或秸秆整杆覆盖的方式,再进行免耕播种。
(3)对于高纬度冷凉地区、粘重土区、低洼易涝区和丘陵半山区域,可因地制宜采取条带耕作、秸秆覆盖垄作等技术模式,尽可能确保秸秆更多覆盖地表,并通过苗期深松、秸秆归行、浅耙等措施提高地温。
在这里还明确了,条带耕作等,是因地制宜可采取的技术模式;苗期深松、秸秆归行和浅耙等,是在保护性耕作中可采用的措施。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近十年长春市率先创新发展的保护性耕作苗期深松;技术发源梨树模式,在长春市形成、创新发展起来的玉米秸秆前后置系列机具与归行技术、条耕机系列产品和技术,进而在长春市得到较大范围推广应用的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精准条耕技术模式,完全符合保护性耕作技术要求。
2021年长春市通过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精准条耕技术收到的极为不平凡、不同反响的成效实践证明,积极深入做好扩大精准条耕技术的推广工作势在必行。农民在先行,推广待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