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网址_365体育投注-app*官网

图片

绿色田野迸发勃勃生机

————————“十三五”时期四平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纪实

日期: 2020-12-22  来源:四平日报  作者:孙莹

 

 
 
  “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各项部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立市不动摇,补齐全面小康短板,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加强农业支持保护,培育特色产业、深化农村改革,全力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幸福、繁荣”五个乡村,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良好开局,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五年来,我市成功创建全省唯一的国家全程机械化示范市,被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优质玉米之都”称号,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90亿斤以上阶段性水平,粮食单产水平稳居全国前列,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均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黑土地保护成效显著。依托中国农大梨树实验站,持续举办“梨树黑土地论坛”,创建国家黑土地保护研究院,叫响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构建黑土地保护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农机装备体系,打造东北地区黑土地保护科研高地。今年,全市推广保护性耕作366万亩,占全省的20.3%,黑土地保护效应持续放大。
 
  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坚持把重农抓粮放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678.59万亩,年度优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00万亩以上,建成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438万亩,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农机深松、统防防治等绿色增产技术700万亩以上,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比“十二五”期末提升13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全面优化 特色农业迅猛发展
 
  种养结构持续优化。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创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9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8个;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建设大型养殖场,积极落实惠牧政策,提振养殖场户信心,全市畜禽养殖量达到5452万头(只)。
 
  产业高地加快隆起。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农业载体,创建伊通营城子镇、新兴乡为国家产业强镇,梨树县绿色瓜菜、绿色稻米和伊通满族自治县绿色果品、双辽市绿色杂粮杂豆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20户;建设精品旅游线路5条,打造省级最美休闲乡村5个,市休闲农业精品景点达77个。
 
  绿色农业持续壮大。深入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成功创建规模全国领先的梨树县百万亩玉米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梨树县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市“两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20个,四平玉米、梨树白猪、伊通大米、双辽花生等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声名雀起,创建“平地生香”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全域性、全品类、全产业链的综合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规模经营稳步提升。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到7996个,家庭农场发展到4192个,全市被评为国家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社21个,省级示范社153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8个。以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适度规模经营方式加快发展,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比重连续四年超过60%。
 
  创建宜居生态环境 打造最美乡村风貌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厚植绿色发展底色,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集成推广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减肥减药技术,化肥、农药连续四年实现减量施用。2020年,全市化肥使用量同比下降2.09%;农药使用量同比下降6.6%。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形成以省级示范村、重点村为骨架,沿线沿边村为支撑,点线面纵横交错、相互支撑的新农村建设格局。目前,创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305个,改造农村厕所42740个,评选美丽庭院3.8万户、干净人家10.3万户,形成了新农村建设“四平模式”。
 
  扎实抓好改革创新 释放发展强劲动力
 
  农村产改圆满收官。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全市755个行政村,成立村级股份经济组织197个,村级经济组织558个,登记赋码工作全面完成。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9288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达到533个,占全市总村数的70.5%。
 
  农垦改革实现历史突破。大力推行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社会管理属地化改革,率先在全省完成农垦企业改革任务,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分别成立农垦集团公司,各集团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和以“三会一层”为核心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公司经营步入正常轨道,改革形势总体平稳。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结合我市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供给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立足资源禀赋和农业基础优势,在传统农业转型、特色产业培育、机械化率提升等各个方面发力,深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全市农业现代化迅猛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放眼乡村大地,广大干部群众正奋力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四平日报 孙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365体育网址_365体育投注-app*官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