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1月份东北临储玉米收购大幕拉开,国内玉米价格相继进入上行通道,直至月末东北玉米价格上涨至临储玉米托市价格甚至超过托市价格,以致近来涨势有所放缓。展望后市,在政策及雨雪天气影响下,国内玉米价格能否坚守涨势,东北产区玉米上市高峰能否如期来临,特别是国家还有可能出台南方运费补贴政策,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具体分析如下:
一、11月份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回顾
11月1日,东北临储玉米收购活动正式启动,成为国内玉米市场重大利好消息,受此支撑,东北玉米市场价格止跌企稳,局部甚至小幅反弹。华北产区受天气、农户惜售及粮源外流增加等因素影响,其价格全面上扬。进入11月中旬,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全面上扬,随着东北临储玉米收购的持续进行,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整体涨势依旧,部分产区价格逐渐向临储收购价靠拢,其中华北产区玉米价格已经接近(部分甚至超过)2000元关口。11月下旬,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全面上涨。一方面,临储玉米收购进程不断加快,对市场支撑作用明显,东北产区玉米价格继续上涨。另一方面,阴雨天气对华北产区玉米上市影响犹存,当地加工企业继续上调收购价。此外,在产区玉米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涨势依旧。
二、影响因素分析
1、临储玉米拍卖暂时告一段落。截止10月30日,国家临储玉米拍卖告一段落。自今年4月9日开始,我国相继拍卖了进口玉米、跨省移库玉米以及东北临储玉米,共计成交408万吨,远远低于上年的2883万吨,成交量及成交率明显萎缩于去年,特别是10月份最后几周周成交量均未超过1万吨。临储玉米成交低迷的主要原因是与新玉米相比成本较高。以吉林省为例:考虑到购买临储玉米补贴350元/吨,进厂成本仍在2000元/吨以上,而新玉米价格低于1900元/吨,与临储玉米相比成本优势明显。
2、密集会议下临储玉米收购进度大大超出预期。随着11月1日临储玉米收购正式启动以及国务院有关精神下达后推动,国内玉米期现货市场正式进入上行通道。一时间,东北临储玉米收购点一派火热景象,地方粮点收购积极性提高,部分地区农户甚至出现看涨心理,玉米价格一度超出临储收购标。整个11月份,全国临储玉米累计收购量超过2300万吨。
3、饲料消费温和复苏,进口谷物用量下降,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回升。饲料养殖方面:11月末12月初,我国生猪价格结束“百日跌”迎来冬季回暖行情,养殖利润则维持在260-400元/头之间,肉鸡市场也有望获得利好带动。同时,11月国内饲料销量继续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初步评估环比增幅5%-10%。部分企业销量不济,预计随着下一个元旦、春节双节临近,饲料销量有望继续温和复苏。从饲料行业对玉米消费来看,10月份用粮企业库存普遍下降至极值以及进口谷物比价效应下降,添加比例下调也侧面支撑了整个11月份国内玉米价格涨势。深加工行业方面:鉴于目前前除吉林深加工企业有自购补贴250元/吨,临近11月末继续保持100元/吨以上盈利外,黑龙江酒精亏损490元/吨,不过,深加工企业开工率继续呈现季节性上升的趋势。
4、华北降水不利于新粮上市与保管,东北暖冬后期霉变风险正在靠近。今年国内主产区玉米质量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而对于天气变化趋势的关心也没有丝毫减退。因为目前华北降水和东北降温均直接影响到新粮上市节奏,还可能导致玉米品质下降。从东北产区来看,目前东北产区玉米尚未进入上冻、脱粒、批量上市阶段,但降雪伴随“暖冬”隐忧依旧。从华北产区来看, 11月份以来,华北粮价上涨与农民惜售、东北临储政策执行不无关联,同时,华北持续降水也是造成新粮不能批量上市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持续降水不仅不利于华北粮源上市,同时也可能因农户储存不当造成原本品质较好的玉米出现霉变等问题。
三、后市形势展望
展望后市,进入12月份,随着临储玉米收购突破2000万吨,同比大幅提高,东北玉米主产区粮价也全面向临储托市价靠拢,局部地区甚至有所超出。我们认为,春节前的这轮北方玉米价格强劲涨势基本见底。虽然,目前沿海港口严控进口谷物意图有利于国内玉米市场置身于“世外桃源”,但12月开始东北局部地区严控临储玉米收购标准、东北降温节前粮源进一步涌出以及传闻中的临储玉米拍卖和补贴政策很可能令市场再陷入波动。届时,优质玉米在可进入临储有望保持相对强势,但低品质玉米仍面临销售困难,价格走软的风险。同时,预计12月份农户售粮将加快。截至12月2日,东北黑吉辽蒙四省区农户售粮进度分别为40%、19%、27%、19%,黑龙江进度超过上年同期,其余省区售粮进度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大;华北黄淮地区农户售粮进度为28%,较去年同期慢1个百分点。售粮进入高峰期,加上天气条件配合,预计农户售粮进度将加快。此外,目前,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加工利润尚可,开工率处于高位。多数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均满开工,玉米需求量较大。预计12月份,深加工企业的玉米采购量仍将较大。主要是因为玉米深加工产品将迎来消费旺季,销售情况预计较好,深加工企业的开工率将维持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