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返青,麦苗拔节。
日前,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147万亩小麦迎来加速生长期。一大早,南村镇清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玉芹就来到田间察看,这是她多年养成的习惯。去年,王玉芹3500多亩土地上种植的小麦和玉米产粮4900吨。与南村镇相距不远的蓼兰镇青丰绿色增粮示范区核心基地则是“更上层楼”,去年“小麦-玉米”“超吨半粮”高产攻关田创造出了同一地块一年两季亩产1.95吨粮食的青岛高产新纪录。
仓廪实,天下安。平度一直有着“胶东粮仓”的美誉,连续11年蝉联山东省产粮大县“冠军”。2023年,平度市粮食种植面积303.6万亩,同比增加0.24万亩,增长0.08%;单产490.55公斤/亩,同比增加10.45公斤/亩,增长2.18%;总产148.93万吨,同比增加3.29万吨,增长2.26%,实现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粮食生产多仰赖天时,平度是如何在一轮又一轮的四时交替中实现着旱涝无阻、连年稳产高产?一年之计春打头,记者在春耕期间走进平度各个主产粮区,细翻这片土地上的“丰收经”。
粮食生产实现“三增”秘诀在哪里?
技术支撑有高度
在蓼兰镇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的小麦基地,技术中心主任代小雁正在忙着组织小麦新品种杂交工作。“高产高抗的小麦品种,对于提升产量很关键。”代小雁介绍,2016年山东青丰种子有限公司与山东农科院合作建设了山东青丰院士专家工作站,从传统的杂交育种到高科技的分子育种、航天育种、深潜育种、重离子辐射育种,育成一批高产、优质、广适的小麦、花生新品种。“这块地的小麦品种是‘青农7号’,2019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因为穗大、超级抗倒伏、抗寒抗病且广适性强,很受种植户欢迎。这个品种已经连续两年在高产攻关田实打测产超过800公斤。”聊到今年基地的小麦生长情况,代小雁笃定从容:“目前情况来看,产量肯定不比去年差。”
信心来自于先进技术的支撑。2023年,青岛在全市设立绿色增粮示范区,推动粮食生产水平全面提升。“我们通过在核心区粮田开展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建设,推进农田规模化、技术标准化、装备智能化、环境生态化、服务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六化同步’,全面实现良种覆盖、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先进技术应用、农业废弃物回收‘七个百分之百’,打造集高产创建、智慧农机、农业社会化服务、烘干仓储、数字应用、成果展示于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粮食生产综合示范样板,带动辐射粮食生产功能区主粮作物达到‘吨粮’,提升全市粮食生产水平。”平度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兰大彭介绍。
向技术要产量,千方百计增加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目前,平度重点集成推广了三项技术:一是宽幅精播技术,有效提高单株成穗率,解决了高产田小麦倒伏的问题;二是通过自动喷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水浇地小麦无畦背种植,土地利用率提高10%以上,实现了减垄增地和耕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三是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解决了灌浆期干热风影响千粒重提高的制约因素。“通过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的应用,水肥药实现精准管理,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因素均达到最佳组合,2023年蓼兰镇‘青农7号’小麦高产攻关田实打测产837.2公斤,再次刷新青岛市小麦单产纪录。”平度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负责人朱瑞华介绍。
种粮如何越“卷”越高效?
集成良法,推广有速度
平度市总面积3176平方公里,耕地259万亩,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面对如此广袤的农村区域,如何把“改造良田、育推良种、集成良法、选用良机、创新良制”这套粮食增产“组合拳”快、准、稳地推行到普通种植户当中去,让其转化为增粮增收的高效生产力,一直是平度着重聚焦的重点工作。
2013年以来胶东地区持续干旱,长期以来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等不健康的生产方式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在粮食上开展水肥一体化研究推广势在必行。但“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是新鲜事物,而且需要一定成本,怎么让老百姓接受呢?“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请进来教,与青岛农业大学签订技术攻关协议;二是走出去学,到新疆石河子、兵团考察学习;三是示范着做,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示范点,创新了可移动式首部系统、小麦玉米共用一条滴灌带等模式,实现了浇水追肥管理自动化。”平度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潘志超介绍,“头一年,在蓼兰镇青丰种子有限公司做试点,第一年就解决了他们几千亩地最头疼的灌溉问题,而且节水节肥20%左右,种地成本不光没增加,反而降下来了,周边老百姓一下子就对这项技术信服了。”目前,平度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已经达50余万亩。
为加快技术推广速度,平度市率先建立起覆盖所有镇村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成立庄户学院,建立田间学校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我们在全市选聘了100名技术指导员,联系帮包100个科技示范村,培育了1000名科技带头户,为每个村配备1名植物医生,打通了科研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朱瑞华介绍。
平度“新粮农”是怎样炼成的?
农民培训有广度
粮食增产不仅需要技术加持,更离不开种粮人水平的不断提升。
近期,蓼兰镇西王家村玉田粮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彩荣正忙着给自家地里的小麦追施有机水溶肥。“在抽穗前给小麦补这个肥就相当于孕前期给孕妇补充营养,有利于增加小麦分蘖数量,让籽粒更饱满。”王彩荣告诉记者,这个方法是她前两年在一次培训班上学到的“新鲜招儿”。“开始听老师讲这个方法的时候我也半信半疑,就先拿出自家的一块地试验了一年,结果那年试验地的小麦确实比其他地块的早吐穗,见到效果后我就慢慢扩大使用面积,想着通过干给大家看的方式把这个方法推广出去。”王彩荣是一位身体力行带头干的“新粮农”,为了把自己学到的一些好方法推广给更多有需要的老乡,王彩荣在合作社里开设了一个地头讲堂,“我去外面学到的新方法会在课堂上跟大家分享,老乡们有什么现实问题也可以互相交流。”
同样作为一名“新粮农”,平度市同和街道新华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陈维忠则是一名“农机推广达人”。“你看,这片地的麦子是去年用精量播种机播的,不但苗出得很齐,分蘖也好。”陈维忠边说边扒拉了几下麦地的土给记者看,因为精量播种机前后带着两次镇压,土壤墒情也较传统播种的地块好。“用精量播种机还能根据地况合理密植,这块地我是3米的宽幅播了20行,传统播种机只能播12行,还缺苗少苗的。地还是那么大块地,用好的机器就相当于每3米多出8行苗,这不就是增加了亩穗数,产量自然就上来了。”
在平度,像王彩荣、陈维忠这样不光自己干得好、还愿意带着大家一起干的“新粮农”不在少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也把培育这样的“新粮农”作为重点工作。平度市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科负责人董道鑫介绍,平度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农技推广人员、农业生产主体及涉农经营服务主体专业人员纳入师资队伍,通过专、兼、聘三种形式,建立由教授级、讲师级、专业技术人员级、“土专家”级四结合的师资库队伍,并且打造“室内集中授课+外出观摩学习+学员跟踪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期分批开展培训工作。目前,平度市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人数2200人。
“我这个人其实很腼腆,不爱在很多人前讲话,但是大家对我这么信任,政府也通过各种培训方式帮助我们成长,我就想着一定要更努力学本事,带着大家一起把地种好。”王彩荣告诉记者,自己前不久报名参加了青岛市的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培训班,“这个课是专门帮助我们‘新粮农’提高授课教学水平和技术推广能力的,今年不管多忙我都得挤出时间把这个培训班上了,回来更好地服务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