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召开,大会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4-2033)》。报告总结回顾了20种(类)主要农产品2023年市场形势,对未来十年的生产、消费、贸易、价格走势进行了展望。报告显示,未来十年,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将显著增强,农产品消费持续升级,食物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贸易保持增长趋势。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预计2033年粮食产量将达到7.66亿吨。
农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农产品供给质量与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
报告预计,2024年,随着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面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有力有效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继续稳步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将持续增强,农业高质量发展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报告分析,未来十年,农业新质生产力将得到充分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将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将显著增强,农产品供给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将明显提升。受益于农业支持政策持续发力,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预计2033年稳定在17.84亿亩左右,其中稻谷面积减少,小麦、玉米面积保持稳定,大豆面积将扩大到1.84亿亩。
报告指出,随着生物育种技术取得新突破,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大面积推广,耕地质量不断提升,预计粮食单产水平将提高10.7%,达到429千克/亩,其中玉米、大豆单产将分别达到486千克/亩、193千克/亩。
在大力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下,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预计2033年粮食产量将达到7.66亿吨,年均增长1.1%。蔬菜和水果增速放缓,年均增速分别为0.2%和0.9%。肉类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猪肉生产将保持在合理水平,禽肉、牛肉和羊肉分别年均增长1.7%、1.0%和1.2%。奶类和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速分别为4.1%和0.9%。
供求紧平衡长期存在,保障粮食供给安全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报告分析,2023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我国粮食生产有效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产量再创新高。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17.85亿亩,比上年增长0.5%;粮食单产390千克/亩,比上年增长0.8%;粮食产量6.95亿吨,比上年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同时,谷物、豆类、薯类均实现增产。
报告显示,未来十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稳步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能力增强。预计2033年粮食产量为7.66亿吨,年均增长1.1%。粮食消费刚性增长,但增速放缓,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预计2033年粮食消费量为8.40亿吨,年均增长0.3%。粮食贸易规模总体下降,粮食进口呈多元化发展。预计2033年粮食进口量为1.10亿吨,年均减少3.5%。预计未来十年,粮食价格将呈波动上涨趋势。
中国农业展望大会执行主席、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许世卫表示,粮食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生产成本持续攀升,极端气候和生物灾害风险加剧,在确保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同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压力不断加大,粮食供求紧平衡态势将长期存在,加之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保障粮食供给安全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消费需求和膳食健康发生变化,禽蛋奶制品消费持续增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膳食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也将不断变化。未来十年,猪肉产量总体下降并稳定在5400万吨左右。同时受人口老龄化以及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等因素的影响,猪肉的消费量有所下降,预计年均减少0.5%。“值得注意的是,猪肉消费虽然下降,但仍占肉类总消费的50%以上。”许世卫介绍。同时,国内猪肉消费需求的总体下降使得猪肉进口需求下降,但居民对带骨猪肉仍然存在刚性需求,仍将有一定量的猪肉进口,预计2033年猪肉进口量107万吨。
猪肉生产消费量下降的同时,牛羊肉生产销售量则不断增长,报告显示,随着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牛肉、羊肉产量将保持增长,预计2033年分别达到798万吨和587万吨,人均牛肉消费量将达到7.97公斤,人均羊肉消费量将达到4.64公斤。
报告分析,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新一代消费习惯改变,肉禽预制菜市场规模扩大,禽肉消费持续增加,在肉类消费中的占比明显提升,预计2033年消费量为2932万吨,年均增长1.5%。人们对合理膳食搭配与营养均衡要求的提高,禽蛋人均消费量上升空间逐渐变窄,禽蛋消费增速将放缓,预计2033年禽蛋消费量3675万吨,年均增长0.6%。
同时,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健康饮奶理念逐步普及,奶制品消费需求逐步增长,预计消费量年均增长3.3%,到2033年将达到7920万吨。许世卫分析:“2033年,我国奶制品人均消费量将达到56.9公斤,接近世界人均水平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