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时许,浙江省台州杨礼池刚起床,还有些睡眼惺忪,见到记者歉意地说“去洗把脸”。往日这个时间点,他还在床上休息。作为台州小有名气的种植大户,拥有员工50余人的农场主,杨礼池依旧保持着每日凌晨1点起床工作,中午稍作休息,晚上8时左右上床睡觉的生活习惯。
三十年如一日,在杨礼池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依旧喜欢在田间地头亲力亲为、钻研新品种、学习新技术,带着乡亲们共富,成了大家交口称赞的“老好人”——老杨,与此他身上的荣誉也愈发多了:“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台州市首届劳模”“路桥区政协常委”……
“路桥大棚种植第一人”
关于杨礼池的报道太多了,无一例外概括他是“路桥大棚种植第一人”,对于这个称号老杨自我肯定,同时他觉得还可以加一个“路桥专职农民第一人”。
老杨从事蔬菜种植前,跟着父亲养过蜜蜂,跑遍四川、吉林、内蒙古等地,住着窝棚,很辛苦却赚不到钱。3年后,老杨决定回乡在“一亩三分地”上讨生活。
1984年,老杨在自家的3亩承包田里种上了蔬菜。为啥种蔬菜?老杨答:“一亩园,十亩田。”这句老话的意思是一亩菜园的收入抵得上十亩大田,大田指水稻、棉花等粗放型作物。
在当时的路桥(那时属黄岩),农业以水稻等大田作物为主,一亩地一年就几百元的收入,而台州地少人多,一户家庭就“伺候”几亩农田,这也造成了农民农忙时在家“伺候”田地,农闲时则会到外面打短工赚钱,专职种蔬菜营生的,老杨算是第一人。
种蔬菜并非易事,亲朋好友中没人能给建议和经验,初中没有毕业的老杨,拿起了书摸索着学习研究“如何种好菜”。“我记得那时订了不少农业方面的报刊,只要上街就会去新华书店翻一翻农业类书籍,觉得有用的就买回家。”老杨说。
在摸爬滚打4年后,老杨瞄准了蔬菜大棚技术。如果能够抢在别人之前两三个月上市,即便价格稍高一些,肯定也有很多人买。而且,蔬菜不属于耐储耐运的农产品,在交通还比较落后的八九十年代,市场前景很可观。
1988年,老杨亲手搭建了人生的第一个大棚。竹木扎成的骨架,市场上淘来透明膜,因为不够大拿家里的熨斗进行熨烫拼接。同时,他还从西安买来早熟种子进行试种培育,原本六月才上市的番茄,当年杨礼池的大棚在4月份就孕育出了成熟的番茄。
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经济发展很快,老百姓对于吃食需求有了质的提升。种种因素之下,杨礼池第一年就赚钱了,而且还是高额回报,一亩番茄净赚四五千元。
年轻小伙凭借大棚种植赚了大钱的消息不胫而走,老杨的叔叔、伯伯们立即登门拜访,求教种植技术。与此同时,周边的农户也开始学着老杨的大棚种植模式,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
老杨也丝毫不藏着掖着,积极向周边的农户普及大棚种植技术。在老杨的带动下,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在当地很快普及推广,亩产值和经济效益是大田作物的十几倍,带动了附近几个乡镇的农民从事大棚蔬菜产业,成为当地农民的一项支柱产业。
“穿着皮鞋种田”
从竹木变成了钢轨;从禁不起大风刮的薄膜到如今能在风吹雨打下坚持好几年的专业膜;从一人高的大棚空间到如今可达到宽8米、高3.5米的智能型大棚,老杨的大棚种植规模早已今非昔比。
走进种满小番茄的大棚,没有闷热的感觉,反而弥漫着果味的清甜。“目前我们使用的是水肥一体浇灌,在大棚里安装喷淋设备,通过总控中心控制,夏季喷灌、冬季滴灌,温度湿度都能掌握得非常精准。”老杨说。
对于如今农业的智能化程度,老杨形象地比喻:“以前是光脚或是穿雨靴种菜,现在是穿着皮鞋种菜。坐在办公室,操作按键就可以完成浇水、施肥,速度快、效率高。”
除了技术的改变,这30多年来,老杨对于绿色农业理念的认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地是农民最宝贵的资源,只有保护好土地,才能产出美味丰富的农作物。”老杨说。
如今,他采用“亲土栽培”的有机种植技术,坚持不用化肥农药。在他农场的总控室一侧,有一个巨大的塑料桶,是老杨用来发酵制作有机肥料的容器。农场里收割后剩下的作物通过发酵处理后,制作成有机化肥,通过管道回田。
“前两天,在蔬菜批发市场看到别人不要的菠萝,我给拉了一车回来,这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不能浪费了。”老杨说,几十年的种植经验,让他深刻明白,大自然自有一套循环系统,不能通过化学物质去人为干预破坏,要遵循自然肥料,才能让土壤一直肥沃。
恰是老杨对绿色农业的坚持,让他农场里产出的小番茄特别多汁甘甜,成了周边独树一帜的品牌。“现在每天大概能够销售2000斤,5月到7月这个时间段,每天都在4000斤左右,供不应求。”老杨说。
“规模越大,对知识的渴望越急迫”
2016年,在老杨的牵头下,蓬街镇组织成立了蔬菜协会,50多家当地蔬菜种植大户入会。
为什么要成立这个协会?老杨说,有顺应政府的需求,也有自身对于知识和技术的渴望。“我搞了几十年的农业,发现农民最缺的一个是知识、一个是技术。规模越大,对于这两方面的需求就越急迫。”
老杨表示,原先种植面积小,自己翻书查资料就能应付过去。但是随着规模越大,以及农业技术的日新月异,他发现没有专业的老师引导,没有系统学习,很多农业种植中碰到的问题没法解决。
“就以这些番茄的种子为例,有好几个品种是省里的农科院下来推广,并告知种植方法后,我才能够了解并拿来进行试种,中间遇到病虫害,也能及时与他们对接解决。很多好的品种,优势种植方法,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是难易了解和掌握的,长此下去,随着蔬菜运输方面问题的解决,我们可能会被市场淘汰。”老杨说。
自从协会成立后,每年夏季高温天就成了农民“上学日”。省农科院的知名专家、高校里的教授到全国闻名的农技达人,课上,一群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认真记着笔记,同时还用手机录音,回到家再“温故知新”。一周学习结束,协会又会组织会员到大型农企、知名农场参观、考察,开阔眼界,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我记得第一次考察回来,心情落差很大,发达地区的农民都已经嫁接育苗了,我们还是很落后的传统育苗。回来后,大家就聚在一起讨论,要把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学过来。”老杨说。
在老杨的办公室,两个大书柜摆满了农业方面的书籍,一有空闲,他就会坐在办公室看书做笔记。“我每天睡前必须做的事情就是看书,不看会心不安。”老杨说道。
“现在国家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我也看到很多年轻人正在回归农业,我相信我们国家的农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农民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杨礼池一脸灿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