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市、区两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上海市松江区农机管理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市、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各项工作部署要求,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工作,强化责任落实,主动担当作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建设粮食生产“无人农场”,数字技术引领“智慧种田”
为解决“谁来种田”的难题,推进小昆山镇方垦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叶榭镇宏烨农机专业合作社、新浜镇土是宝农业专业合作社三家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合计总面积3185亩。通过田块基础设施进行适应性改造、农机装备智能化改造、信息化管控平台建立等,让智慧应用走进田间地头。通过无人农场建设,无人农机代替专业农机手,实现了粮食生产“耕、种、管、收”全程少人化,人工投入可降低55%以上。同时田块路径规划技术能实现作业路径的最优化,解决重复作业等问题,提升了作业效率,用油、用肥、用药等成本平均降低8%左右。
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综合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
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和补贴农机规范处置两项政策,促进补贴农机“购置有度、处置有方、进出有序”。一是通过提前做好谋划、强化政策宣传、规范操作程序、加强系统操作指导等措施,高效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激励农机用户购置新机;二是鼓励监管期满的补贴农机上交易平台规范处置,促进老旧农机更新换代。2023年全区监管期内可投入粮食生产的70马力以上拖拉机340台,自走式穴直播机99台,6行以上高速插秧机47台,80马力以上收割机179台,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为加快推进松江农机化全面优质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2023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4%。
三、推进蔬菜生产“机器换人”,“菜蓝子”工程获助力
通过优化品种结构和机具配置、开展蔬菜机械化作业试验示范、实施设施大棚宜机化改造项目等措施,推进上海众建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功创建市级蔬菜生产“机器换人”示范基地。并继续指导和提升4家已创建基地的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截至11月,全区有10家蔬菜生产基地综合机械化率在55%以上,生产总面积达到了7817.03亩次,其中:浦远、松丰、浦胜、家绿、众建5家市级示范基地的综合机械化率在60%以上的生产面积达到了3297.6亩次,超额完成市级考核要求。蔬菜生产“机器换人”为我区“菜篮子”稳产保供、节本增效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农机技术创新取得成效
2023年分别完成“播(插)+喷(施)同步”技术、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8233亩、19957亩等新农机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相较去年增幅分别为22.7%、36.2%,两项技术在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省工节本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同时,为推广“一季稻+绿肥”休耕轮作模式养地,2023年继续探索实施了稻板茬青菜机械化种植技术、蚕豆机械化种植技术的试验示范。利用早熟水稻茬后的休闲地种植青菜、蚕豆,可以保障元旦至春节期间本地蔬菜的市场供应、增加农户的收入渠道,又能增强稻田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实现“藏粮于地”。
五、完善农机服务奖补政策,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机农一体”家庭农场和区级农机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已成为我区农机化工作的一张名片,2023年松江区成功申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业农村及新型城镇化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上海市松江区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主题教育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并出台了农机标准化服务奖补新政策,把农机更新、服务规范等列入考核内容,使得农机服务组织获得奖补资金收益,也保障和促进农机服务组织内部管理更规范、农机服务更优化。此外,积极与中良公司协同联动,创新收割烘干联动机制,要求农机服务点严格按照稻谷预约烘干数量开展收割作业,减少农户在粮库等候时间和避免农户集中收割烘干,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