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
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既是最大的国情,也是最大的政治,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这些年,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稳中国饭碗,让14亿多人吃饱吃好。现在,随着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端牢饭碗的压力随之增大,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既要抓物质基础,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也要抓机制保障,做到产能提升、结构优化、韧性增强、收益保障、责任压实。我国地大物博,资源禀赋千差万别,农业效率、效益参差不齐,要始终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良种不仅承载着丰收的希望,更是奠定农业大国的基石,要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建成高标准农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袤农村为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立体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没有产业的农村,难聚人气,更谈不上留住人才,农民增收路子拓不宽,文化活动很难开展起来。各地乡村要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禀赋、历史人文底蕴等特点,着力培育和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千方百计提高农业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农业强国才有坚实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资源就那么多,超大规模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又不断增长,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不仅要立志补上短板弱项,还要立志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要紧盯农业科技前沿,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农村改革,必须继续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把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同激活资源要素统一起来,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要通过改革破除与建设农业强国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使生产关系与先进生产力相匹配,为建设农业强国增动力、添活力。要深化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深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承包地管理与改革,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投资管理机制,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创造良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以补短板为基础激发内生动力,创新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强化政策帮扶力度,走共同富裕之路。要进一步激活多种资源要素,打破城乡藩篱,大力引导、带动优质社会资源汇聚到乡村,形成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强大合力。
提升全社会参与度。建设农业强国需要思想的引领、科技的支撑、改革的助力,更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广大人民群众处在实践第一线,对事物的观察、对情况的了解更细致、更透彻、更深刻。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来源于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在“大包干”契约上按下鲜红手印的这一创举。不仅要充分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在激发农民积极性上多下功夫、下真功夫,还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和普遍共识——建设农业强国不仅是农村农民的头等大事,也是全社会的头等大事。只有让建设农业强国拥有更多的社会共识,形成更大的社会公约数,才能不断集聚建设农业强国的一切有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