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蓝山县塔峰镇雷家岭村。
上午10时,室外温度直逼35摄氏度。农机员李亚洲驾驶着收割机作业,身上的衣服拧得出水来。
“抢抓农时!”这些天每天凌晨6时,李亚洲就赶到田头忙碌起来,午饭后稍稍休息,又继续忙活。一天下来,能收割50来亩水稻。
13时30分许,空气中没有一丝风。
“烂泥田,机器下不了地,人工插秧比较好使。”村民杨广青顶着太阳,抢插晚稻。遮阳凉帽下,露出晒得乌黑的脖子。
往年,杨广青在外打工,今年留在家里,在村合作社务工。插一亩秧,能挣200多元工资,杨广青人勤手快,每天可赚300多元。
14时许,田间地头,暑气蒸腾,晒得人头皮发麻。
八甲村,农机手罗立芳驾驶旋耕机,在田间作业。身后,稻秆被打得粉碎。
为了能多耕地,罗立芳凌晨5时就出了门。稻秆长得壮实,罗立芳得来回翻耕4次,才能把稻秆打碎。
不远处,农机手李兴达正驾驶插秧机在田间作业。劳作间隙,李兴达仰起头,拿起瓶装水“咕咚咕咚”灌进喉咙。1.5升的瓶装水,李兴达一天要喝三四瓶。
“农田都通了机耕路,机械畅通无阻,一天插秧30亩没问题。”稍作休息,李兴达又发动机器,马不停蹄地劳作开了。身后,是一排排嫩绿的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