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田千层浪,又到一年麦收时。金黄的麦子层层叠叠,构成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
6月9日上午,青岛市“三夏”生产现场会暨小麦机收减损行动启动仪式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的市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举行,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农技中心主任程兴谟出席仪式并讲话,宣布全市“三夏”生产暨小麦机收减损行动启动。
示范区内,麦浪飘香、马达轰鸣,农机手驾驶小麦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金黄色的麦田里来回穿梭,一簇簇成熟的麦穗顺着传送带进入收割机仓,小麦收割、麦穗脱粒、灭茬还田、深松整地、机收减损等作业环节一气呵成。这标志着青岛小麦自西南向东北、由零星收获转向集中收获,农机农艺协奏、信息技术赋能,奏响“三夏”丰产丰收曲。
全市“三夏”生产从6月2日开镰收割,预计6月中旬进入大面积集中收获。截至6月9日,全市小麦已收获51.22万亩,夏播面积14.82万亩。
多方保障 丰收在望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对保障口粮绝对安全至关重要。今年全市全面推广优质良种、配方施肥、适期早播、科学管理等小麦保优丰产技术,加之小麦生长期间温光条件适宜、降水及时有效、麦田管理到位等因素共同发力,全市统筹资金2978万元,开展小麦穗期“一喷三防”,通过一次施药达到防干热风、防病虫、防早衰的目的,累计作业面积384.8万亩次,实现麦田全覆盖、条锈病零发生,全市水旱地均衡增产,旱地增产趋势明显,夏粮有望再获丰收,预计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农机轰鸣 颗粒归仓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夺取夏粮丰收,离不开农机的贡献。青岛市全面做好“三夏”机械化生产服务保障,加强小麦机收作业调度,根据小麦成熟情况,组织机械从西到东、从南到北开展机收作业,全市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8000多台,玉米精量播种机2.8万台投入夏收夏种,截至6月9日,上阵小麦联合收割机1221台,累计收获小麦51.22万亩,机收率近100%。深挖机收减损潜力,广泛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行动,以赛促训、以赛提技,力争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确保小麦丰产丰收、颗粒归仓。目前,已培训各类农机手1万多人,提升农机手操作技能。保障农机跨区作业通行,农业农村部门会同交通部门在辖区内高速路口设立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站25个,开通“绿色通道”。会同气象部门做好麦收期间天气预报,每天滚动预报1周天气,统筹开展农机抢收抢种。提升农机应急作业能力,组建了覆盖全部产粮镇街、村庄的农机作业应急服务体系,协调解决“三夏”抢收抢种困难问题100余个。
指导服务 强化监管
夏种无巧,越早越好。农业农村部门科学指导农户抢抓农时,压茬收种,做到收获一块、播种一块,确保应播尽播、应种尽种,提高适期播种率。充分利用农机装备优势,借助专业化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大力推广玉米贴茬精量播种技术、玉米“两选四适”一播全苗技术,引导农民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农机,抓好适期、适墒、适密、适深播种,切实提高播种质量。6月底前基本完成夏玉米、夏大豆、夏花生等播种任务。强化农资市场执法检查,确保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供应充足、质量可靠。指导农户早管、细管、严管,提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市100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三夏”生产一线,督促落实各项关键技术措施,指导服务农民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实际困难,及时发动农户查苗补苗,确保苗齐、苗匀、苗全、苗壮。充分挖掘粮油作物单产潜力,依托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和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建设,抓好良种良法配套、农技农机融合,集成推广一批绿色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分作物、分品种开展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把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