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育秧、机械抛秧播种、无人机施肥打药……
与传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场景不同,在高科技农业技术的加持下,农机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这是浙江温州田间地头发生的新变化。
4月6至8日,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的2023年中国南方水稻集中育秧工作培训会在浙江温州乐清召开,来自南方16个省(区、市)的100余位农技专家、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交流水稻集中育秧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经验,探讨发展方向。
观摩集中育秧 孔丽琴 赵宇统 摄
水稻是温州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抓好水稻生产工作对稳定全年粮食生产、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至关重要。近年来,温州市加强粮油生产新技术、新模式集成应用,大力推广“稳粮增效‘双十’技术模式”,2022年推广十大技术130.49万亩,十大模式7.36万亩,其中水稻叠盘出苗技术37.6万亩、水稻“两壮两高”技术80万亩。抓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全面完成47个省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任务,面积4.12万亩;乐清市成功入选2022年全国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县。推动优质稻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引导家庭农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开展粮食加工、品牌销售,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2022年全市共推广3.9万亩,总加工稻谷量2.8万吨,推动“卖稻谷”向“卖品牌大米”转变,用心做好“一碗米饭”,乐清市金穗水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4家企业的产品荣获“2022浙江好稻米”金奖,占全省金奖产品四分之一。
插秧机作业 蔡宽元 摄
水稻种得好离不开育种。据介绍,温州集中育秧,紧紧抓住“农业双强”,依托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有效提升了社会化育秧服务能力。目前全市已建成基础设施规范、装备配置齐全、作业服务专业的省级农事服务中心10个,高水平打造了产前产中产后“一站式”服务平台。比如,温州乐清市金穗水稻专业合作社采用水稻智能化育秧技术,开展社会化秧苗供应服务,实现育苗加温加湿一体化,2022年春耕供应周边农户秧盘9万盘。
现场观摩时,与会代表前往乐清市石帆街道“稻-稻-麦”千亩片、蒲岐镇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集中育秧、优质稻米加工现场、翁垟街道水稻育插秧新技术、新装备展示示范区等地参观。
智能育秧流水线上的机械臂作业 孔丽琴 赵宇统 摄
在乐清市蒲岐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的育秧流水线上,一台高速运转的智能化机械手臂正将一盘盘制作好的育秧盘整齐堆放在物料区。这是乐清农技人研发的集机插秧浸种、播种、覆土、叠盘、暗出苗温室等工序于一体的智能化流水线。整个过程,农户们只需在旁观望,无需动手,便实现了集中育秧流水线作业,赢得了全国农技专家们的点赞。
“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育秧设备具有‘三少两高’的特点,投入成本少、投入人力少、占地少、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4条生产线在20天内就可完成60万盘早稻育秧。”乐清市蒲岐镇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技术专家黄荣亮介绍。
在培训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朱德峰两位专家应邀分别作“我国大面积水稻产量潜力与提升途径”、“水稻机械化集中育秧及插秧技术”专题讲座。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省作交流发言。
田间育秧 蔡宽元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