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青岛市各地一派春耕春管的繁忙景象。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植保无人机、数字摄像头、温度传感器等设备成为田间地头的“主角”,耕地、播种、施肥等生产作业的精准度也越来越高。
记者 李浩:在当下的农业生产中,高科技元素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现在是在平度市仁兆镇的农田里,种植户高建竹正准备种植大葱,今年他在平整地和开沟的过程中,应用了北斗导航和卫星技术,整个开沟筑垄和平整地的过程,几乎做到了精准无误。
青岛智慧北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李龙:进入新的地块先启用测地模式,围地跑一圈,然后测量完整个土地的高层、低层,然后自动分析,生成一个平均值,然后打到自动模式上,开始平地。整块土地平整结束以后,它的高低误差是正负2.5公分。
平度市仁兆镇种植户 高建竹:这两年下雨比较多,地不平容易积水,大葱最怕涝。整平以后,顺雨顺得特别好。使大葱容易增产。用北斗导航,起垄比较直,五亩地,就能多出一行两行的。
高科技不仅让种植过程更加高效,也使田间管理越来越精准。在莱西市夏格庄镇的农田里,农技人员正利用遥感无人机监测小麦的出苗率和长势。借助多光谱扫描和3D建模技术,这款新设备可以将地块的整体状况采集并清晰地呈现出来,为后续的精准施肥提供数据支撑。
现场:这是咱们刚才无人机采集回来的数据,发现了现在小麦地这里这边,根苗还是比较弱的,需要施点尿素还有芸苔素。好我明白了,我马上叫飞防队伍过来。
莱西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刘付碧: (遥感无人机)它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地建立起农田的“数字地图”,以及辅助我们进行高效的生产决策,它一个小时最大的作业面积能达到8000多亩。
为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资源融合、信息共享,2019年,青岛打造了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并不断完善各类农业数据。目前,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查看土壤墒情以及病虫害物联网实时数据,农技人员结合天气情况,可以指导各区市提前做好病虫害防治方案,真正实现了“一图知家底,一网管全市”。
青岛市智慧乡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袁炜:下一步,我们大数据平台还会继续加密全市土壤墒情监测点数量,增加全市小麦、玉米遥感影像数据分析,对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进行数字化监管。
把“数智兴农”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青岛大力发展智慧温室、智慧装备、智慧牧场,培育出1个国家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1个省级智慧农业试验区和4个市级数字农业示范园;共有1200多台农机加装了北斗自动导航设备,作业偏差小于2.5cm,效率提高20%以上;全市植保无人机达到1600架,单台每天飞防作业面积最高达600亩,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