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械化改写“种植四季歌”,到土地流转、托管量变种植面积,再到土地连片抹平种地难度,规模经营不仅助攻许多种植技术落地生根,更成为时下农民增产增收的必要之法。
在吉林省长春市广袤的土地上,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家庭农场、合作社、村集体等新型经营主体中开花结果,保护着黑土地,确保粮食稳产。
在榆树市环城乡增益合作社的1500余公顷托管土地里,用无人机进行植保对于合作社理事长马占有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他操控着无人机,一片绿色海洋充满了屏幕,坚挺的玉米秸秆只有叶子回应了吹来的季风。
“合作社所有土地都采用了保护性耕作,种植方法主要有宽窄行和条耕两种,病虫害比以前减少很多就是这个原因。现在无人机洒的都是叶面肥,而不是治病虫害的药了。”马占有说,合作社原有的土地使用保护性耕作9年,每公顷能增产1000余公斤。
今年是合作社规模经营面积最多的一年,现在想的就是让更多的农民不会因为没有农机、不懂技术,采用不上保护性耕作。
马占有的经营让统种统收得以实现,在农安县,吉林省乾溢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更将众多合作社与农民智慧联合起来,创造了意想不到的土地惊喜。
今年,联合社参与托管的土地全部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合计耕种面积达到50667公顷,占农安县玉米耕种面积的七分之一。这么多的土地如何让农民放心托管给联合社呢?
“托管第一年,联合社鼓励成员主体在原有土地经营方式不变的基础上,在本村找3~5户村民,发挥他们贴近小农户的优势,动员周边村民参加土地托管,邻里看到保护性耕作省钱增产的实际效果对比后,第二年就会有10~20户村民主动参加。”联合社负责人徐国臣告诉记者,可以说,保护性耕作是农民将土地托管给联合社的重要砝码,二者相辅相成,农民的土地交给联合社管理,黑土地保护技术的应用就顺水推舟地实现了。
今春,联合社通过金融、保险和农机作业服务大数据平台,打通耕、种、管、收、储、销农业全产业链条,基本形成相对集中连片土地200~30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