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粮仓必须稳产量。稳产量,科技是关键。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三胡乡安子堡村始终把科技引领贯穿到水稻制种的各个环节,化潜能为动能,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8月17日,笔者在三胡乡安子堡村的良种繁育科普示范基地看到,金黄的稻穗迎风荡漾,翻滚出阵阵金色浪潮。一台台收割机开足马力“奔跑”在田野上,稻种源源不断地被卷入收割机,经脱粒处理后,通过自动化管道全部统一装车、运输。
翁成兵是安子堡村3组村民,也是远近闻名的种田能手,他今年种了130亩良种,如今,运用大型收割机收割稻种,翁成兵尝到了甜头,收益高达58万余元。
“这台收割机一天半就帮我完成收割工作,以前我种的还少一些,只七、八十亩,靠人工打要用十几天。使用收割机后,我们每年节约人工成本大约在四万元。”翁成兵高兴地说。
今年安子堡村及周边的良种繁育科普示范基地2900亩水稻丰收,预计共产种子116万斤,产值高达1160万元。每年自水稻种植初期,当地制种合作社开展品种筛选试验,改善育制种技术条件,提高作物质量,帮助农户稳定产量,提高收益。
“要想致富,就得运用科技。向土地要粮,那是有限的,向科技要粮,那才是无限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藏粮于技’。”来凤富民种业产销专业合作社技术顾问伍发明说:“本着向科技要粮的理念,今年安子堡村这块稻种田,我们前期采取了严格的控苗措施,通过晒田控苗,每株的有效苗、有效穗控制到十二株,通过多年的经验,十株到十二株是最有丰产性,产量、质量最可靠。以前我们一穗的结籽率只有十到三十颗,今年的有效结籽率达到了一百多粒,好的有一百四十粒。”
水稻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促进了水稻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不仅如此,在种业管理司的帮助下,合作社还配套烘干设施,保证制种产量质量,节本省工增产效果显著。
三胡乡人大副主席卢金平以筛选机为例介绍,“它的处理量1小时5吨,10个小时就是50吨,速度是人工无法比拟的。人工筛选的话,价格8元左右,通过筛选机后价格能达到15元左右,亩产的毛收入就可以达到6000,纯收入一亩就能达到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