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十四五”以来我国突出政策导向、聚焦绿色仓储、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后服务,推动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取得明显成效。
节粮减损等同于粮食增产,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良田”,是端稳“中国饭碗”的重要举措。“十四五”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聚焦粮食产后关键节点,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引领,对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工作进行通盘谋划部署。
在优化产后服务方面,有关部门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全国建成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实现产粮大县产后服务全覆盖,为农民提供清理、干燥、收储、加工等服务,促进粮食提档升级,减少粮食损失。2022年,全国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服务农户1700多万户,清理粮食1.6亿吨,烘干粮食4500多万吨,帮助农民减少粮食损失1200多万吨,在助农减损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深入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加强高标准粮仓建设。调查显示,我国粮库储粮损失基本消除,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
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关部门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节粮减损等相关领域在全国共批复建设23家粮食技术创新中心。“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作为粮食储运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针对粮食清理、干燥、储藏、运输等环节突出问题,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融合创新,为节粮减损增效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