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网址_365体育投注-app*官网

图片

智慧农机见证农耕之变

日期: 2022-10-11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王雅婧

 

柳工农机的一处生产车间内景。 (柳工农机供图)

河南省周口市,联合收割机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的麦田里收割。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江苏省海安市胡集街道周吴村田间正在工作的智能自走喷杆喷雾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金秋时节,是收获的季节。入秋以来,全国各地秋粮大规模收获陆续展开,一台台现代化农机装备驰骋田间地头,成为秋收“大舞台”的“主角”。河南省安阳市曹固村,无人驾驶收割机两天收完1200亩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的现代蔗业示范区,大型甘蔗收获机将甘蔗切段收集、蔗叶分解成碎渣……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预计今年“三秋”期间,各地投入的各类农业机械将达到3000万台(套)。智慧农机改变了传统农耕方式,让农业生产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农机装备是提升农业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快速提升,由2012年的57%到如今超过72%。农机装备产业发展也取得积极成效,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对于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

地上的农机连上了天上的“北斗”

无人收割机瞄得精准、行得笔直

进入10月,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优质花生现代农业产业园内,8000亩花生田透出丰收的喜气。一早,伴着机器轰鸣,一台4垄8行的无人驾驶农机从仓库开出,按照规划路径,精准开进田里。“收得干净、瞄得精准、行得笔直、不用人管、天黑了也不怕。”产业园生产负责人宋法军表示,一台无人花生捡拾机一天能收700亩地,比传统收割效率提升了5倍。

没有农机手操作,无人农机是如何看得准、行得正的?园区技术主要负责人王东伟告诉记者,这是因为这些农机连上了天上的“千里眼”——北斗导航系统。

“在我们收割机的顶端,有两个蘑菇状的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装有GNSS天线,可以接收北斗定位信号。我们会事先对田块进行打点定位,规划最优作业路径,然后将作业地块的经纬度数据输入系统,之后把机器开到田里,打开开关,它就能自己按照设置好的路线跑起来,还会智能转弯。”王东伟介绍,如今,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园区的各种农业机械装备中,每台设备上都装有一个北斗导航智能终端。

“北斗”是我国农机装备领域近年来的新晋热词。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投入商用,越来越多搭载北斗智能终端的农机装备出现,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北斗卫星精准定位的赋能下,农机可以自动控制方向,提升了机械化作业的精准度,更引领了我国精准农业发展的新潮流。

在江苏省高邮市的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康源乳业公司),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驾驶插秧机、无人飞机、无人驾驶收割机等无人化农机一字排开,组成一个“机械方阵”,让农牧场实现了“耕种管收”的全环节无人化作业和农机作业数据统计分析。依托北斗导航系统和无人农机设备,目前农牧场已形成农业生产全程精细管理和精细作业技术的协同工作模式。

“我们从去年开始使用搭载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农机设备,农场耕种收的质量显著提高,行距株距精确无误,大幅度降低作业行间重叠、遗漏。今年春播的时候,我们用了北斗播种机,播种均匀、深浅一致,不仅提高了播种质量,而且节约种子使用量达到15%以上,提高壮苗率20%以上,劳动力用工成本减少70%以上,节水30%以上。”康源乳业生产技术科张宜辉这样表示。

为了鼓励农户使用北斗农机,近年来,不少省区市已将农用北斗智能终端纳入购机补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农户购置一台农用北斗作业监测终端可获得补贴1000元。安徽省多地今年也陆续开展农机补贴比例提升工作,深化北斗系统的农业应用,推动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的发展。

《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已有超10万台农机安装北斗自动驾驶系统,安装农机定位作业监测等远程运维终端超过45万台(套)。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到“十四五”末期,我国平原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将全面普及以导航技术为主、具备自动行走能力的智能农机装备,在集中连片的大型平原地区农场,具备高度自主行走能力的智能农机、完全自主行走能力的农机将成为作业主力。届时,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将会进一步提升。

2

数字化智能化设备走进茶园果园

降低用工成本,提升产品品质

国庆期间,正是秋茶收获的季节。福建省福州市春伦集团的万亩茶园里,绿意浓浓。一排排茶树中间,一台台由采摘装置和茶叶收集装置组成的自动采茶机来回穿梭,不到十分钟,一排茶叶便采摘完毕。

春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傅天龙告诉记者,这片10000多亩的茶园是集团的数字茶园基地,从采摘到管理,都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就拿采收环节来说,现在茶园里有自动采茶机23台,采茶效率比传统手工采摘提高了300%以上。在制茶方面,也投用了8条全自动毛茶初制生产线,只要调节好温度、速率、鲜叶量、揉捻力度等工艺参数,设备就可以自动将鲜叶制成毛茶,比起传统手工制茶工艺,效率提升600%以上,优化人工成本330%,茶叶的品质也更加稳定。

“我们是2018年开始进行数字茶园建设的。”傅天龙说,“这不仅是为了提升茶叶品质,更重要的是能够推动茶园实现产业化发展,进而带动生态农业发展。”

傅天龙给记者列举了茶园的一系列数字化设备:视频监控、VR全景、5G网络等感知设备,可以对茶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实现茶园可视化、可追溯管理;茶农通过手机上的春伦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随时随地可查看茶叶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数据。温度、湿度、光照度、风向、风速、二氧化碳浓度……哪个地方出现异常,系统都会实时提醒;茶园里还设有多个24小时运转的监测站,主要用于采集虫情信息、诱捕害虫,并将昆虫的高清照片传送到集团物联网平台中控中心。平台系统可以诊断害虫类型,分析、预测虫害发展趋势并对症下药。这些设备,都让茶园的管理更加精细化。

农业农村部指出,发展农机大数据和智慧农机装备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同时,通过信息技术装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对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政策支持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带动下,数字农业、智能农业在全国各地四处开花。

手机扫一扫就能获得施肥方案,坐在监控中心轻点鼠标就能远程浇灌……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米箩镇的猕猴桃产业园里,一系列高科技手段为丰收助力。市农投公司万吨冷链物流中心分选车间,一台全自动“CT机”通过AI视觉系统,对猕猴桃进行360度检测分级,挑选出优质果打包、分装、发售。当地一家猕猴桃企业仓储冷链部部长姜广介绍说:“这台智能分选设备,可以对猕猴桃的重量、外观、糖分、硬度等进行智能识别、标准分选,每天分选出来的高标准商品果数量在200吨以上,保证到了消费者手里,都是个头饱满、色泽诱人。”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果蔬智能分选设备近年来在贵州不少地方得到推广应用,选出的都是精品,极大提高了当地农产品的附加值。贵阳市修文县猕猴桃种植大户施朋启介绍,“县里安装了果蔬智能分选线,每条果蔬智能分选线都设置了大数据中控台,可以自动采集分选数据和入库情况,告别了过去人盯人的模式,大大减少人工消耗,降低用工成本,今年果子应该又能卖个好价格。”

3

蔗农用上了国产大型甘蔗收获机

相比进口农机更物美价廉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现代蔗业示范区内,成片甘蔗被甘蔗收获机切割成段。一台甘蔗收获机,一天能收割100吨甘蔗,而人工砍收,每人每天只能收割1吨。

这些甘蔗收获机的生产制造商是广西的一家本土企业——柳工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农机)。公司自主研制的S935甘蔗收获机曾创下单机单日采收甘蔗500吨的成绩,是全球同行中最大型高效的产品。

广西盛产甘蔗,制糖业是当地的特色产业。但广西丘陵山地多、地块小,这些地理特征让甘蔗机械化种收变得艰难。宾阳县现代蔗业示范区负责人柯小清说,以前,为了种好甘蔗,示范区想了很多办法,比如高价进口国外的机械,但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好,不适合广西的地理环境,售后维修也不方便。现在用上了国产农机,不仅价格实惠,而且好用实用。

柳工农机生产的甘蔗收获机之所以好用,在于量身定制。柳工农机品牌宣传负责人韦晓春介绍,柳工农机的甘蔗收获机针对广西丘陵地形设计,灵活性高,动力储备也大。除了甘蔗收获机,柳工农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院还聘请了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专家队伍,从甘蔗育、耕、种、管、收、运出发,开展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研究。有了国产农机的助力,从2011年到2021年,广西全区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了近25个百分点。

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中旬是甘蔗收获的季节,从9月开始,柳工农机的甘蔗收获机订单量就会增多。韦晓春说,2016年柳工农机注册成立时,公司仅有一款产品,就是S935甘蔗收获机,销售也并不理想。而近年来,柳工农机的甘蔗收获机系列不断迭代升级,在今年9月举行的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公司展出的全新一代甘蔗收获机S713已经实现了无人驾驶。

“这种甘蔗收获机专为小地块作业设计,掉头灵活,能在300米内由人远程操控,在丘陵地带可以保障操作者的安全。”韦晓春介绍,“收获机先用刀片将甘蔗切断,之后输送至切段箱切段,再把切好的甘蔗收集到料斗。标准收割状态下,一台收获机的收割效率是每小时10吨。”

为乡亲们生产自己的农机,这是做甘蔗收获机起家的柳工农机的初心。由此出发,如今,柳工农机的农机装备产品体系日益丰富,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

柳工农机的发展可以说是国产农机领域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国产农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都较低,一些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也受制于人。在甘蔗这种经济作物领域,相比三大主粮作物,收获机械发展速度更显缓慢。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机装备产品体系日益丰富,形成了65个大类、4000多个机型品种的产品系列。“十三五”时期,国产农机产品供给能力稳定达到90%,主要经济作物薄弱环节“无机可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主展馆现场所展示的农机机器,几乎都是国产。展馆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国产大型农机在研发制造技术、质量等方面取得不俗成绩,改变了进口农机长期垄断高端农机市场的局面。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365体育网址_365体育投注-app*官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