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5万余公顷、服务农户3.5万户、作业服务成员社发展到258家……在农安县,乾溢联合社是行业中当之无愧的“巨无霸”。2021年,该联合社被评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吉林省农民合作社“百强示范社”。
一个联合社是如何侍弄好5万公顷土地的?“靠大型农业机械。”乾溢联合社负责人徐国臣坦言,这么大的面积,按照传统耕作方式凭经验肯定不行了。联合社里,智能拖拉机、精量免耕播种机、卫星导航系统、植保无人机、秸秆捡拾打包机以及粮食烘干设备……一台台种地“神器”将农业机械化水平转化为生产力。积极探索示范“条耕技术+大型化+智能化+配套化”的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作业服务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这个秋天,乾溢联合社迎来的不仅仅是丰收,农业机械升级的惊喜、生产模式和技术的更新,都在秋收中生动上演。
两垄变六垄 效率创惊喜
全程机械化是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核心,联合社通过吸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共同参与生产,相继组织9家作业服务成员社开展“六行条耕整地机+六行免耕播种机+六行土地深松机+六行玉米籽粒收割机”的生产模式,完成农业机械设备的增型换代。相比较两垄农机具,作业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
“这样一整套农机设备,每天作业15公顷以上,一个作业季可连片管理300公顷土地。”看着玉米粒装上了车,徐国臣连连赞叹,从两垄到六垄,升级后的农业机械解决了驾驶员短缺的难题。且机艺结合,确保增产增收。
推动全程机械化,还要与农田基本建设相结合。联合社利用激光平地仪,联合社对土地原有的水沟、田间路进行了平整,建成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连片示范田,极大地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徐国臣告诉记者,为了适用于六垄机械化作业,今年联合社成功引进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耕种前对土地进行平整,更加便于大型农业机械规模化作业。
人力变动力 “谁来种地”不用愁
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日益凸显。耕作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
实施全程机械化,让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与联合社、成员社共同组成了“土地经营模式”的“铁三角”,推动了土地规模化经营。目前,联合社现有配套机械4000余台(套),还相继成立农机服务队、农资服务队、劳务服务队、植保服务队。
联合社咋会有这么多先进农业机械?从前,这里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机械化施展不开。自合作社成立,特别是土地规模化经营,使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时机成熟。过去分散种植,品种不一、田间管理差异大的情况不见了,粮食产量平均增产10%以上。
“这些农业机械本事真大,耕、种、管、收、储……所有的活儿全包了,一台能顶几十人!”今年,农安县宗光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土地面积达600多公顷,从春耕到秋收仅用了十几人,除了作业服务收入,成员社还会得到机械作业、规模化经营补贴。
农机变智能 卫星“眨眼”像“绣花”
今年秋收,联合社的农机装上了定位系统,电脑精准控制,大脑负责指挥,开启“智能自动辅助驾驶”。
“安装定位系统后,农机会按照设定的标准作业,不仅加快了速度,干起农活像‘绣花’。”在农安县开安镇许马三家村的一片农田里,联创天下成员社负责人许大光指着一台高大的农机介绍说。
在春耕、秋收环节,卫星“眨眼”,农机“牵”着跑,路线笔直、操作灵巧、行距均匀……电脑里设定好数字,作业时间和质量精准可控,省时省力。
“我们的目标是达到农业全程机械智能化。”徐国臣信心满满地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农机里装的传感器,都是种地的好帮手。看到智能农业机械的“威力”,越来越多的成员合作社加入进来,与农民共享红利。
保护黑土地 农机出大力
这几年,乾溢联合社向黑土地保护迈进,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量等项目纷纷落位,最大程度保护黑土地,减少给土壤及环境造成污染。
“保护黑土地,农机出大力。”徐国臣介绍,“过去黑土层薄了,抠一块土,硬得掰不开,看着都心疼,多亏了免耕播种机、新型玉米收割机,春季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秋季颗粒入仓秸秆还田,黑土地盖棉被,有机质慢慢恢复,如今抓在手里的黑土松软油亮。”
农机一小步,农业一大步。今年,《长春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提升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要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合理优化农业机械配置,正是长春市农机化发展的方向。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长春市将重点引导农机配置由单纯数量型向优化配置效率转变,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能力,让种粮农民鼓足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