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网址_365体育投注-app*官网

图片

节肥又节药 农业效益高

日期: 2020-12-08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肥和农药都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科学施用这些农业投入品,不仅能提升农业效益,也能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记者在黑龙江、贵州、安徽、北京等地采访发现,从农业生产理念的转变,到技术模式的集成,再到推广机制的完善,各地正持续发力节肥节药。

  土地节肥节药,地力不断提升,绿色生产成为现代农业主旋律 

  年过五旬的刘春生,最近总是去村里保护区的试验田转悠,“过去地里梆梆硬,现在用脚一掀,地里都能起垄了,就像回到了小时候,我这心里高兴啊!” 

  刘春生是黑龙江海伦市前进镇东兴村农民,2012年,他带领村民成立了东兴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守着黑土,大水大肥侍弄,可刘春生发现,记忆中“富得流油”的黑土地,渐渐变得灰蒙蒙,部分土壤还出现了板结。 

  转机出现在2018年。海伦市成为国家黑土地保护利用整建制推进试点县,合作社2000亩地成了试验田:大豆、玉米轮作,玉米秸秆全部还田,增施有机肥。去年,合作社大豆亩均增产22公斤,玉米亩均增产50公斤,种粮收入增加超过5个百分点。 

  黑龙江省农业环境与耕地保护站负责人介绍,全省列入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的20个县(市、区、农场),目前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比2015年试点前提高了3.6%,耕地质量平均提高0.54个等级。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防治病虫害主要靠农药,但要科学施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研究员何萍说,目前农业生产施用氮肥、磷肥总体过量,一些产量和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尤为突出。原因是过去一些农民习惯“大水冲肥”等施肥方法,不仅无法继续增加产量,而且农药残留进入环境,容易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影响。 

  “加强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必须坚持农业绿色发展这一主基调。”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2015年以来,各地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大促进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贵州黎平县高屯镇绞便村天益家庭农场,刚完成500多亩茶园的冬季管护,茶园里桂花、白玉兰、杨梅等4万多棵树间种,形成了生态复合立体种植模式。“茶叶要想卖出好价钱,品控特别重要。形成生物链,减少病虫害,有助于提高茶叶品质。”农场负责人欧帮美说,为了生产出好茶,茶园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生产:杜绝草甘膦等化学农药,配置太阳能杀虫灯、害虫性信息素诱捕器,大大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今年的明前茶,一斤多卖了50元!”

  放眼全国,化肥、农药施用量已连续3年负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绿色兴农正成为现代农业主旋律。

  推广新技术新模式,让作物吃上“营养套餐”,缺啥补啥不浪费

  在安徽南陵县,绿肥作物紫云英与水稻轮作已经推广多年。每年开春,农民将成熟的紫云英翻耕压底,既能改善土壤环境,又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

  籍山镇稻农程太平发现,自家田里的水稻长势不均:挨着出水口的水稻颗粒饱满,位于高处的稻子却收成不佳,“看来,光有压底绿肥还不够,肥料施在土壤表层,雨水一来,就被冲走了”。

  几经打听,程太平用上了侧深施肥机器,不仅能将肥料“喂”到植物根部,还可以实现播种、施肥一体化,“肥料利用率提高了,后期追肥减少了,一亩地能减少15%的肥料。”

  “利用率是衡量化肥农药科学施用水平和减量增效的重要指标。”潘文博介绍,去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和农药利用率为39.2%、39.8%,分别比2017年提高1.4个和1.0个百分点。专家测算,这相当于一年减少尿素使用量70万吨、农药使用量近3万吨。

  如何提升农业投入品利用率?全国农技中心主任魏启文介绍,要通过加快集成农机农艺融合的高效施肥技术,如测土配方、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让作物吃上“营养套餐”,做到“缺啥补啥不浪费”。同时,还要利用有机肥替代和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

  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在黄淮海东亚飞蝗孳生区,连续多年开展生态控制和生物防治,近10年未发生较大面积蝗虫灾害。在南方稻区,统一翻耕、深水灭蛹、性诱剂捕杀、适时搁田等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让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一系列节肥节药模式遍地开花。截至去年底,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超过19.3亿亩次,技术覆盖率达到89.3%,绿色防控面积超过8亿亩。全国缓释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推广应用面积达到2.45亿亩次,有机肥施用面积超过5.5亿亩次。

  补齐技术短板,完善推广体系,让更多农民得到好收益

  在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本忠盛达种植专业合作社,蜜蜂成了大棚里的农药“监督员”。2015年,北京市和密云区两级植物保护站联手,在这里推广蜜蜂授粉和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由于蜜蜂对农药高度敏感,蔬菜生育期必须减少施药量,采用更安全的农药。

  “农民能不能接受绿色防控技术,最终要靠效益说话。”北京市植物保护站高级农艺师孙海坦言,许多农民起初并不相信新技术,购买一箱熊蜂需要投入400元左右,不少农户宁愿自己用农药人工授粉。

  “大棚里又闷又热,一亩番茄十几万朵花,人工药物授粉至少七八天才能完成,雇人得花1500多元。喷药浓度要是控制不好,长出来的都是畸形果。”本忠盛达合作社理事长王永生发现,用上熊蜂授粉后,每棚番茄产量提高1000斤左右,畸形果率从百分之二十几下降到了3%左右,一亩地增收5000多元。

  “小蜜蜂带来了大效益。”王永生跷起大拇指说,现在不仅是番茄,村里的草莓、西瓜也都用上了蜜蜂授粉。

  节肥节药技术如何更好推广?

  “目前有一些技术和机制上的短板亟待补齐。”何萍举例,从技术上看,不同种类的有机肥养分的释放特征、机理和影响因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但这直接关系到有机肥替代的比例和效果,要加强这方面的科研力度。从机制看,测土配方施肥需要专业人员定点完成,而作物种植茬口紧,需要加强统筹安排。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主体仍以小农户为主的实际,何萍建议加大方便小农户使用的施肥和防控技术推广,并加强相关补贴支持力度。

  “推广节肥节药技术,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魏启文表示,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要加快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建设,逐步细化完善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科学施肥用药的技术方案,加强农技培训和指导服务。同时,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绿色生产覆盖面。

  在黑龙江兰西县,农业托管服务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病虫害绿色防控。“我们从大型农资公司批量采购绿色肥药产品,给一家一户提供病虫害防治、免耕播种等服务,而且全程托管比农民自己种每亩还要便宜40元呢。”县瑞丰玉米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杜亚东说。 

  为鼓励更多农民用上绿色防控技术,北京市植保站在2017年推出了设施蔬菜农药使用减量行动技术示范项目。在项目区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农户用天敌、生物农药、授粉昆虫等绿色防控产品,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限额补贴,市、区、村还设立了三级植物医院,加强绿色防控技术咨询服务。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365体育网址_365体育投注-app*官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