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网址_365体育投注-app*官网

图片

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实践与成效探访

日期: 2020-10-2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芦晓春

 

哈尔滨市宾县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示范区秸秆粉碎抛洒还田现场。

  东北黑土区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壤肥沃,“撒把种子就能长庄稼”,是我国的“大粮仓”,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大意义。但是,由于长期高强度利用,加之土壤侵蚀,导致有机质含量下降和生态功能退化,东北黑土地“变瘦了、变薄了、变硬了”,保护黑土地已是刻不容缓。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黑土地的保护利用。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考察东北,都对黑土地保护工作作出具体指示。其中,今年7月,他在吉林省考察时明确要求:“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早在2015年,原农业部就启动了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并经国务院同意,于2017年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6部委联合印发了《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对黑土地的保护利用做了具体部署。2018年,第二轮项目启动,规模进一步扩大。自2015年以来,已累计在东北4省(区)的41个县开展了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工作,为保护利用黑土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乘势而上谋新篇。10月13日-14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土地保护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总结交流5年多来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的做法和经验,谋划下一步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

  因地制宜,以试点探索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

  金秋十月的黑龙江,已有了浓浓寒意,但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忙碌的景象依然随处可见。在哈尔滨市宾县的乡下,农民们驾驶着各式各样的大型机器在田间轰鸣着,有的收割水稻,有的秸秆粉碎还田,还有的旋耕翻埋……一派热火朝天。

  宾县是一个五山、半水、四分半田的浅山丘陵地区,主要种植玉米。然而,由于多年种养失调以及严重的水土流失,黑土地退化严重,是黑龙江省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退化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

  改变始于2018年。作为第二批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新增项目县,宾县将20万亩示范区落实在10个乡镇。针对黑土地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玉米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丰富的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了两个黑土地保护利用主推技术模式。

  “在宾县的岗平地,我们建立了以玉米秸秆深耕为核心,配合有机肥施用、测土配方施肥、安全用药等技术的退化黑土地快速培育模式,项目示范带动全县实施了30万亩黑土地保护利用。”宾县有关负责人介绍。

  宾县鑫华泰肉牛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肉牛养殖企业,建有一座占地6000平方米的玉米秸秆发酵场和一栋2000平方米的有机肥处理棚。在这里,牛粪、玉米秸秆加上腐熟剂和水,被沤制成有机肥,不仅解决了当地养殖企业的污染问题,也为农田提供了优质肥料。

  “沤制出的有机肥松散有弹性、无臭味,有机质含量超过30%,通过大型农机抛洒到农田,可为黑土地提供丰富的养分。”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专家张兴义解释说。

  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成为岗平地土壤恢复和提升质量的一大“法宝”。而在缓坡地,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宾县以环坡打垄、侵蚀沟填埋复垦和增施有机肥为核心,配合秸秆覆盖、深松整地、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打造了缓坡耕地保土提质模式。项目实施以来,示范带动全县45万亩开展了黑土地保护利用。

  项目实施一年来,项目区土壤有机质达到平均32.6克/千克,比以前提高0.3克/千克。这在外人看来微乎其微的变化,对当地农民来说,却有着明显的感受。

  “黑土地有机质含量高了,种出的水稻口感就好。”宾县居仁镇三合村农民刘宝华说,这几年通过实行秸秆粉碎抛洒、耕地深翻、增施有机肥等方式,黑土耕层变厚,黑土地更有劲儿了。“前些年地比较硬,今年春耕种地时,明显能感觉到黑土变疏松了。”

  创新实践,打出保护黑土地的“组合拳”

  宾县的变化,是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的一个缩影。

  作为东北黑土地最大的区域,近年来,黑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勇于实践,大胆探索,黑土地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目前,全省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6.2克/千克,耕层平均厚度由2014年的19.8厘米提高到23.3厘米,耕地质量达到3.46等级,高出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平均水平。”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庞海涛表示。

  每一克的提升、每一厘米的增加,都极为不易。这背后,是黑龙江省坚持把保护黑土地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抓试点、建机制、推模式,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稳步提高黑土地质量和产能。

  ——出台了一部地方法规。2016年4月21日,《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条例》出台,在东北平原黑土区的四省(区)率先实现依法对黑土耕地总量、质量和生态的严格保护。

  ——创设了一套管理制度。在国家农田建设政策制度出台前,制定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和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规程,保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有对接、管理有依据。另外,建立玉米、水稻秸秆还田和深松作业质量和面积监测管理平台,实现全程智能监管。

  ——实施了一项行动计划。启动黑龙江省黑土耕地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地方各级政府黑土地保护的阶段工作目标和任务,切实加强耕地保护、耕地质量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利化建设、农机化建设、田间配套、农业信息化、农业生态等“八大工程”建设。

  ——集成了一批技术模式。根据黑土耕地的地形特征、自然条件、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农业生产实际等因素,将黑土耕地划分为平原旱田、坡耕地、风沙干旱及水田等4个类型区,探索形成了9个黑土地保护利用主推技术模式。

  扎实的举措换来可喜的成绩,2020年,黑龙江全省黑土地保护示范区达到1000万亩,保护黑土地已成为龙江大地上的自觉行动。

  久久为功,做好黑土地保护利用这篇大文章

  将视野从黑龙江扩展到整个东北黑土地,总面积达2.78亿亩的沃土上,正在合力上演一场保护黑土地的重头戏。

  在内蒙古,通过引导,分散的农户以转让、入股、合作社代耕等方式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以方便大型农机具按照综合技术模式要求全程作业。8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购置的大型农机具完成秸秆粉碎还田、深松整地、增施有机肥等作业服务,让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技术模式不折不扣地落到田间地头。

  在吉林,黑土地保护利用的宣传正如火如荼,线上线下同发力,由点到面宣传贯彻《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和相关技术模式,越来越多的农民主动找到农业农村部门要求实施秸秆翻压还田。

  在辽宁,落实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区时,优先向建成高标准农田倾斜,通过培肥地力,让高标准农田在实现旱涝保收基础上逐步达到高产稳产。

  “2015年启动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以来,东北四省(区)共建立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区1000多万亩,在技术模式、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建立了黑土地保护利用顶层设计,集成了一批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技术模式,形成了一套黑土保护利用工作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任谢建华表示。

  久久为功,持久发力。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保护好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需要耐心、爱心、真心和细心。

  在座谈会上,谢建华强调,下一步要着力做好更新观念、落实顶层设计、科学施策、统筹资源、加强宣传、构建长效机制等六方面重点工作,以更加有效的措施,更有力的责任担当,把黑土地保护利用这篇大文章做好。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365体育网址_365体育投注-app*官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