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颗颗麦粒进入脱粒箱,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今年丰收来之不易,特别是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今年呈重发态势,其中小麦条锈病是近10年来发生程度最重的一年,对夏粮生产构成了直接威胁。
非常之年必有非常之举。今年,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当作夏粮生产的头等大事来抓,全力以赴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目标。据农业农村部有关部门测算,今年小麦丰收,预计病虫害防控挽回损失700多亿斤,并大幅提升了小麦质量安全水平,为全年粮食丰收赢得了主动。
盯“两病”:加强监测预警 全面动员部署
“一个发病中心,1.5平方米,126片病叶,北纬32°44′东经112°54′。”2月19日17点04分,河南省邓州市植保植检站站长张光先第一时间将邓州市第一例小麦条锈病上报至省级部门。
220万亩小麦是邓州经济的“大后方”,马虎不得!张光先早早就绷紧了弦,把小麦条锈病预防警报拉得“遍地响”。小麦条锈病传播快、危害大,侦查的速度一定要快于发病和扩散的速度。张光先说这是与病菌赛跑。
今年,小麦条锈病是近10年来最重,赤霉病也加重流行。与病菌赛跑的不只是张光先,还有全国各地的农业工作人员,都在紧紧盯住对小麦影响最大的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早在去年秋冬,农业农村部就按照“早谋划、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治”的思路,开始对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今年又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防控工作,落实防控措施。
4月11日,安徽省省长李国英在凤台县的田间地头查看小麦赤霉病防治情况,并与9个小麦主产市主要负责同志研讨防控措施。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站长袁松告诉记者,今年赤霉病防控省里特别重视,可以说是历史之最。河南、陕西、山东等重点省,都形成了省长、市长、县长抓病虫防治的氛围。
发现病虫害,需要决策部署,也需要全面监测、及时预警。这是病虫防控工作的“前哨”,也是实现“虫口夺粮”的基础。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各地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加强小麦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防治方案反复优化完善,上下都绷紧了防治这根弦,防治压力很大。
今年病虫害监测预警时期也正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各地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手段,组织在线会商,分析病虫害发生趋势。农业农村部先后组织专家在线会商研判条锈病、赤霉病发生趋势,在气象栏目及时发布预警。
为了不错失最佳防控时间,从全国农技中心到地方农业植保站,都在坚守岗位,充分发动县乡镇农技人员、农民技术员、社会化服务组织、种植大户就近就地参与调查,全面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其中,河南采取技术人员包村,每7天进行一次拉网式普查,山东发动38万人次开展小麦条锈病拉网普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控制。
强措施:加大财政支持 开展统防统治
今年,湖北省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也遭遇了病虫灾害。全省小麦病虫害整体偏重发生,其中小麦条锈病为大发生,是近30年来发生最重的一年,也是发生区域最广、发生程度最重、发生面积最大的一年。
“今年是我省小麦条锈病发生最早的一年,疫情防控期间我骑着自行车下田跑了5个小时,往返100里,发现了4个发病中心。如果不能及时防治,预计很快会出现流行暴发高峰!”湖北省襄阳市植保站站长黄朝炎告诉记者,正值疫情最严重时期,但小麦条锈病已经发生了,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襄阳市是全国小麦条锈病的过渡地带,属于“咽喉”位置。如果此时防控不利,对黄淮海小麦主产区影响会非常大。黄朝炎发现病害后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请求防控指挥部下发车辆通行证。襄阳市及时组织县市和乡镇的技术人员下乡下田,开展田间病情、虫情普查,全面掌握病虫害动态。
为避免农民聚集引起疫情传播扩散,襄阳市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召开条锈病防治工作视频会。组织本地服务组织用无人机打药喷防,与时间赛跑及时防治本地病虫害扩散,也延缓了病虫害向小麦主产区扩散的速度。据统计,襄阳市通过积极防治预计挽回小麦产量损失占小麦产量的25%以上,为小麦的丰产丰收作出积极贡献。
专业化防治组织在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民防治,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分发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作用,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以“无人机”防治为引领,带动群防群治。陕西省非常时期提高财政招标效率,一周之内确定农药采购企业和防治服务组织。据介绍,今年小麦病虫害防控参与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达2.15万个,出动大中型地面植保机械6.8万台(套)、植保无人机4.4万架,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8.9%。小麦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0%以上,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做到了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双促进”。
灭虫需要统防统治组织,更需要必要的资金作保障。早在2月,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就将14亿元病虫害防控专项资金下拨各地。各地也纷纷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其中,安徽省各级财政投入小麦赤霉病防控资金6.28亿元,是上年同期的3.1倍。山东省与9家农业保险公司磋商,变“灾后理赔”为“灾前防范”,出资5000万元支持条锈病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植保植检处负责人介绍,3月-5月关键时间,农业农村部派出由主管部长带队和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研究督导组,分赴云南、四川、陕西、河北、安徽、江苏等十多个重点省指导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时强化属地专家指导,及时推动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虫有力有序开展防控。
保丰收:精准指导服务 强化物资保障
“今年田里病虫害严重,对小麦丰收造成不少威胁。开始我比较担心粮食减产,直到政府及时来给田里做了免费喷防,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河南省安阳市种粮大户王保顺告诉记者,今年自己百亩农场又是一个丰收年。
王保顺所在的安阳市今年派出千余名服务人员分赴各地开展防治作业指导,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果说病虫害防控是夏粮最大的战场,那么精准的技术指导和物资保障就是必不可少的指挥部和后勤队。今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防控供应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会同发改委等部门推动农药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打通流通运输堵点,推进农药到村到店,帮助各地提早做好防控物资准备。同时,及时下发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并通过网络在线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各地种植大户,解决防控技术落实落地,全力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安全。
各地也加大技术培训和指导力度。其中,江苏省推介发布高效防控药剂29个,下派技术指导组335个,开展技术培训952场次;河南省培训农民163万人次,开展媒体宣传1508次,张贴病虫害技术挂图58万张,提高了农民群众主动防控意识和科学防控水平。
“小麦赤霉病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还会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安徽省凤台县植保植检站站长蔡广成告诉记者,赤霉病是制约安徽小麦生产的最大因素,需要抓住防控“窗口期”及时防控。
赤霉病防控“窗口期”是指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这时也是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时期,需要抓住时机,“见花打药”。今年安徽等省为解决一家一户农民下地难的问题,大力推广“无人机”和其他高效施药机械喷施高效防控药剂,不仅实现农药减量增效,也保障了小麦质量安全,做到赤霉病病粒率最低、小麦单产总产最高、小麦品质最优。
“今年小麦病虫害防控任务已告一段落。”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防治处研究员赵中华表示,当前,除华北、西北部分麦区防控仍在扫尾外,大部冬麦区防控全面告捷,病虫害对小麦生产威胁已经解除,防控成效异常显著。
经过防控,大部麦区危害损失在3%以内,累计减少产量损失718亿斤。今年小麦病虫害防控用药比前3年减少6.3%。在减少小麦产量损失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呕吐毒素污染,提升了小麦质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