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正值“三夏”麦收大忙季节,农业农村部农机鉴定总站、农机推广总站、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中国农机化协会、河北省农机鉴定总站、河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河北赵县共同举办“2020年智能农机装备田间日活动暨农机化新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国13个省(区、市)农机鉴定、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的技术人员,河北省有关地方农机化管理部门的代表、当地农机合作社的代表,以及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农哈哈机械有限公司、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农芯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等23个农机和农机智能化产品制造企业的代表300多人参加了活动。
本次“田间日”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后举办的第一场全国性农机化技术田间演示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王甲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农业农村部农机鉴定总站、农机推广总站党委书记刘旭、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段玲玲、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处长颜滨、农业农村部农机鉴定总站、农机推广总站总工程师仪坤秀和副站长王桂显,中国农机化协会会长刘宪、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副会长陈涛、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梁启荣,以及业农村部机关团委、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赵县人民政府等部门和单位的领导现场观摩了田间演示。活动开幕式由总站徐振兴副站长主持,段玲玲副厅长、刘旭书记、梁启荣书记、高楠县长分别致辞,王甲云副司长宣布活动开始。
本次田间日活动的主题是“智能农机·无人农业”。活动汇集了国内农机智能化的最新成果,现场展示、演示了智能农机作业的13个集成模式与70多套典型机具,代表了国内农机智能化、作业精准化、操作少人化的创新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也是智能农机装备和智慧农业技术在“三夏”生产中应用的全面集中亮相。在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本次田间日活动的举办将进一步推进全国农机鉴定、农机化技术推广系统的全面复工复产,促进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抓好“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加快推动智能农机推广应用,对促进农机化转型升级和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罗锡文院士团队的智慧农场技术在活动中首次公开亮相,罗院士亲自讲解,让观众大呼过瘾。金黄的麦田里,无人驾驶的“收获机+运粮车+秸秆打捆机”组合,“拖拉机+液压翻转犁+深松机”组合,以及无人驾驶的喷杆喷雾机,有序出场、协同进退,作业现场没有一个人就完成了收获、卸粮、运粮、秸秆打捆、深松、施药作业,实现了耕、种、管、收、运全程无人驾驶、多机协同技术的集成应用。
赵春江院士团队在活动中展示了农田精细平整、玉米精准播种施肥、变量施肥、精准施药、秸秆打捆智能作业、联合收获实时测产等技术的应用效果。该团队长期从事农业专用传感器、精准农业智能装备、农业机器人、农业数字化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应用,实验和规模化应用均显示,相关技术对提高农业产出率、提升农业生产的生态友好性、降低农业劳动强度,以及提高农业生产管理决策的智能化水平等具有积极作用。
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是我国农机化系统的重要任务。段玲玲副厅长介绍,2019年河北省农机总动力7830.7万千瓦,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8%以上;全省重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了生产全程机械化,其中小麦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91.0%。为推进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农机化转型升级步伐,河北省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9200万元,在43个县打造了79个智慧农场,重点开展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产的智能农机作业试验示范,逐步建立了一套以智能化为主导、以精准作业为核心的技术体系,为推动当地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活动还演示了农用无人机植保作业、农田测绘作业以及蔬菜移栽、红薯移栽、马铃薯播种、大蒜播种、大葱移栽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在试乘试驾体验环节,学员们体验了动力换挡拖拉机、智能玉米播种机、无人驾驶小麦联合收割机、无人植保机等机具的操控感受。同期举办了全国农机鉴定、农机化技术推广系统农机化新技术培训班,围绕农机深松作业质量检测、免耕播种作业质量检测、小麦机收作业质量检测等试验检测项目,就农业机械的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判定流程,进行了一场农机鉴定推广实地示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