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播种一举两得。记者 石雷 摄
5月3日,长春市永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范咏和社员们,伴随着大型农用机械的轰鸣声,施肥下种,干得热火朝天。
一望无际的农田里,农用机械大展身手:玉米垄由宽变窄、秸秆覆盖的地表垄垄分明……范咏告诉记者,这是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丰收以后,秸秆全部留在地里,不用翻地,耕种时,利用拖拉机牵引免耕播种机,整理秸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一气呵成。
“以前一到春播前,秸秆就成了老大难的问题,烧了它,污染环境,不烧它,没法种地。”合作社社员徐亚林望着自家的玉米地感慨道。永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长春市净月区新湖镇西湖村,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地。2016年,范咏拿出一部分耕地进行保护性耕作试验,秋收后一算账,每公顷地玉米增产5%,化肥使用量下降10%。范咏尝到了甜头,他把这种技术推广给乡亲们,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
目前,范咏的合作社保护性耕作种植面积达到70公顷,流转土地200公顷,托管面积300公顷。今年,他还购买了一台条耕机,先将玉米垄进行条耕,再利用免耕机播种,待到6月份深松,这样既保持较大面积的秸秆覆盖量,又能保水提温,提高肥力。
大型农机大展拳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燃油、雇佣司机等费用。为了让保护性耕作深入人心,让更多农民受益,合作社始终保持原有的托管价格为当地百姓服务,农机从最初的7台(套)发展到20台(套),机械服务能力达到200多公顷,合作社员由开始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41人,服务农户300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