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锡文院士(左四站立)在现场指导水稻机械化直播稻种处理。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提供
春分过后,气温回暖,正是备耕复产的关键时期。以院士专家团队为代表的全国农业科研工作者也迅速行动起来,充分调研及时发布各产业生产建议书,为全国疫情下的农业生产提供决策咨询和生产指导,发挥科技优势服务农业春耕生产,为春耕生产做好技术服务,为夺取粮食丰产和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罗锡文院士:一线忙指导 田间吃盒饭
3月14日,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教授率王在满副研究员、杨文武博士和张明华博士驱车几百公里到广东廉江指导水稻精量穴直播工作。在直播现场,罗院士亲自指导农户整地、选种、确定穴距和穴粒数,还对播后的水肥管理和螺害防治进行了具体指导。为了节省时间,罗院士提出就在田头吃个盒饭就行了。罗院士表示,现在正是春耕春播关键时期,自己作为农业科研人员应该多到田间地头去,了解农民的需要,尽力解决农民的困难。
据了解,罗院士在不久前获悉今年廉江水稻直播面积大幅增加却缺少直播机械后,立即将实验室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机调运到廉江,并派实验室的老师和工人去现场实地指导。这次罗院士亲自到廉江指导农户,还吸引了雷州和遂溪的农机专业社种植大户来直播现场学习。
为做好春耕生产服务工作,罗锡文院士早在2月初就通过电话、短信和微信向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和广东的农机部门、部分农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和种田大户了解疫情对春耕生产的影响,2月6日提交了尽量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春耕生产的影响的建议,提出各省要出台支持和组织春耕生产所需农资生产和供应的相关政策,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和薄膜等物资,包括企业生产、营销网点和交通运输等环节。同时建议各地因地制宜适当调整种植结构,如双季稻地区可改种生育期稍短的水稻品种,或改种蔬菜或经济作物,或改种可用机械少用人工的作物等。
康振生院士:心系锈病防控 确保粮食安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是我国小麦条锈病防控和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春节刚过,康振生院士就心急如焚,因为根据他对2019年秋苗期全国小麦条锈病越冬区和冬繁区菌源调查结果,结合气象条件分析,2020年小麦条锈病将是一个大发生年,如果控制不好,会给小麦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早春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决不能让锈病使粮食生产再雪上加霜。
2月11日,康振生院士撰写小麦锈病防治建议,提出要“克服疫情防控困难,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做好小麦早春病虫草害应急防控,确保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通过媒体的宣传,引起了各级政府对小麦条锈病防控的极大关注。此后,康振生院士还专门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就小麦条锈病识别和2020年发生趋势和防控技术进行了专题讲座。3月2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领导邀请康振生院士,深入田间查看关中灌区小麦条锈病发生现状。根据康振生院士意见,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召开了全省小麦条锈病早春防控压减菌源基数的早春防控专项行动。目前,陕西省已完成了关中灌区条锈病早期防控,防治面积达50万亩以上,有效控制了早春小麦条锈病迅速扩散势头,为全国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树立了标杆。
康振生院士还密切关注全国早春防控田块发病情况,并根据防控效果和条锈病发生情况,结合后期天气预报趋势,提出了小麦条锈病中后期防治指导建议。
康振生院士多年来带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锈病防控团队,深入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进行深入调查,及时掌握条锈病发生动态,从病害预测预报、防控策略的制定、及时给农业主管部门提供防治建议,到亲自下基层指导农技人员和农民实际操作,不遗余力,常年奔波在小麦条锈病防控第一线,为我国小麦条锈病的持续控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宋宝安院士:领衔百人专家团 精准服务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科学引导农民投身春耕生产,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领衔的百人专家团,在1月26日通过媒体公布手机号。这支百人专家组队伍涉及十二类农业产业,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利用电话、短信、微信、远程视频、掌中宝及其他直播平台等方式开展春耕备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等,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将实用技术传递到千家万户,为贵州省保春耕提供全程技术服务支撑。
专家团队不仅通过电话连线解决问题,还要到实地查看,给予解决办法。宋宝安院士来到了水城县顺场乡洪顺合作社茶叶基地。“当前既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也是进入春耕备耕的农忙时节。这次就是针对当前疫情,了解茶农的迫切需求,给他们送科技、送服务。”宋宝安说。
宋宝安院士仔细察看茶叶长势,详细询问早春茶采摘和销售及管护等情况。针对该基地现阶段杂草萌发、病虫复苏的状况,宋宝安及其团队从以草治草、天敌繁殖、科学用药等方面入手,制定出了科学的管护方案。为提升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力度和茶农的绿色防控技术水平、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宋宝安一行还带去了防控物资、技术手册,指导种植了100亩白三叶。连日来,宋宝安带领团队赶赴水城、晴隆、贞丰、平塘等地,为当地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宋宝安表示,选择在媒体上公开专家的联系方式,正是为了能直接和有需求的农民朋友建立联系。在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上,最大限度发挥出一线科研人员的作用,实现了对产业发展的精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