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网 热点关注】 时光飞逝,2019年逐渐进入尾声,又到了年终回顾与总结的节点。2019年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农机行业不平凡的一年。那么2019年可以用哪些关键词来概括?这一年农机行业讨论较多的热点又有哪些?
5G
2019年,“5G”是非常热门的话题。6月工信部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时代。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图像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加速应用,农业生产正在实现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5G技术的“神通广大”让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多应用价值。
11月,国内首个“5G+智慧农机”创新示范应用在上海崇明区万禾有机农场千亩有机稻田上开展演示,新能源智能农机、农业植保机器人、无人驾驶收割机等最新型智慧农机等纷纷亮相,结合5G网络,智慧农机已摆脱对人力的依赖,实现远程一人对多机的操控与管理。此次示范是对5G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全新探索。未来,在5G技术的支撑下,从智慧农机、智能生产、精准防控、智慧监管等多方面构建现代农业不再是难题,更多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将落地生根。
国四
非道路移动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将于2020年12月1日起实施,也就是说从2020年12月份开始,排放达不到国四标准的农机产品将不能生产和销售。因此,2019年是农机企业的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以中国一拖、雷沃等为代表的各大农机企业纷纷响应国家政策,对产品进行升级。今年4月,第一批东方红国四产品投入市场,拉开了中国非道路国四农机应用的序幕;在今年10月举办的国际农机展上,雷沃动力科技携新平台L2000系列国四产品亮相。
此外,农业农村部7月份在对人大代表的回复中表示,将组织研究现行政策框架下优化分类分档的途径和办法,推动将高端先进的农机产品,特别是实现国四排放标准的产品与一般、常规产品区别分档,适当提高补贴定额。
生猪生产
2019年,由于非洲猪瘟的扩散,“二师兄”的肉成了比“唐僧肉”还贵的肉,对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恢复生猪生产。在农机装备方面,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对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给作出的全面部署,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的通知》(农办机〔2019〕11号),要求加快生猪生产农机装备的试验鉴定,增加生猪生产农机装备供给。
同时,农业农村部立足当前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着眼长远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将持续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力度,促进畜牧业机械化发展。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土地关系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关系,以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的政策基石。11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指出,《意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一个既管当前又管长远、“一不动百不摇”的重要制度设计。明确了巩固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本方向,明确了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基本原则,是一个关于农村土地政策的重大宣示。
韩长赋强调,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既有利于增强农民发展生产的信心,给他们吃下“定心丸”,又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还有利于保障农村的长治久安。
促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的重要基础,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不仅给农民吃下“定心丸”,同时也为农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催化剂”。
高标准农田
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国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田基本建设,不断加大投入,截至2018年,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等建设项目,规划田间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土壤改良培肥、平原绿化工程建设、农业农机装备配套等方式,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约6.4亿亩。在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加上优化耕作制度、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豆粮轮作、良种良法、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一批提升耕地质量、稳产高产、防灾减灾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高标准农田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为我国粮食15连丰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能够新增粮食产能,而且能够提升农田的抗灾能力。《意见》从强化建后管护和严格管控利用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保护和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政策要求,支持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集中用于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而且,按照《意见》的要求,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注重土壤改良,严格落实耕地质量标准,通过一系列措施,使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在数量而且在质量上都能够获得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