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全国农机企业亏损面接近20%、连续6个月景气指数同比下降、传统品类大幅下滑、多数小众品类发展势头良好但体量不足……国内农机产业的基本层面呈现出下行态势,整体市场在深度转型和残酷竞争中趋缓前行。 如今,下半年已经过去了1个月时间,虽然农机市场进入了新阶段的征程,但是并未呈现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发展势头。毋庸置疑,农机行业缓速运行已经成为常态,下半年市场究竟会如何发展?看似简单的一个质问,其背后所包含的不确定因素却是繁杂而又令人困扰。无论怎样,发展仍在继续,我们不妨做一些猜想。 猜想一:高位低速,竞争会更加残酷 据统计,2018年是近20年来国内农机市场为艰难的一年,不仅销售规模增速大幅放缓,而且利润大幅度下降出现负增长。今年以来,农机行业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入调头期,传统品类市场回落和小众品类市场勃兴的交替一直在延续,上半年的6个月里,不管是产业整体销售规模还是利润水平,也仅仅实现了同比基本持平略增的业绩,总体市场表现颓势不减,每个月的景气指数均出现同比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另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1732家农机企业中有346家出现亏损,亏损面为19.98%,较之去年同期增长1.22个百分点,严酷的市场形势直逼企业存亡。 综合分析看来,自2004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国内农机产业实现了令全球瞩目的快速发展,单就规模而言,2012年国内农机产业就处于第一的位置,虽然自2014年以后的几年里,行业发展增速全面放缓,但是规模体量在全球仍然,这种规模体量不仅来源于地域辽阔的传统农业机械化作业需求,而且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催生出新的农机产业需求空间,目前,国内农机产业正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伴随着大农业范畴现代化程度提升,农机行业发展涵盖面及侧重点发生快速转移。 近两三年,“农作物是粮食”的传统认知不断发生颠覆性改变,肉、禽、蛋、奶等产品日益丰富人们的餐桌,“大农业、大农机”成为崭新形势下的新概念,农机行业里传统粮食作物农机产品市场份额出现大幅转移,畜牧机械、经济作物机械、蔬菜机械、园林机械等小众品类为代表的新兴品类正在实现着跃进式发展,农机产业正在呈现出新的业态特征;二是,从产业成熟维度分析,国内农机产业已经进入“后工业时期”,市场产品普遍过剩和行业发展降速已经成为常态化。在接下来的产业发展阶段里,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国内农机产业的发展特点,市场和用户刚性需求将成为决定市场运行方向的关键因素,产品创新和产品升级成为了赢得竞争,市场竞争会更加残酷,产业格局将开始深度“洗牌”。 猜想二:热点集中,大部小众品类依然向好 按照经济学者张维迎的说法,市场是通过两个渠道来推动经济增长:一个是技术进步;一个是配置效率。第一位的是技术进步,第二位的才是配置资源。道理很简单,如果仅仅是配置资源,一旦达到均衡状态,经济就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循环运转,不会有任何增长,这就是熊彼特定义的循环流经济。人类持续而显著的经济增长只是过去200多年的事情,这200多年里我们的所有进步主要不是来自有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而是来自不断创造的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资源。 农机市场的发展也是经历了普遍传统产品资源需求满足和技术创新的过程,在经历了超常规发展阶段之后,全面进入了以新型产品和传统产品升级为主导的农机化高级发展阶段。从今年农机市场各品类销售的表现情况来看,传统品类中的农用三轮车、轮式收割机、拖拉机完全或基本进入存量市场时代,上半年市场下滑同比均超过两位数,销量下降、增幅趋缓甚至负增长已经成为正常规律;再如,插秧机、水稻收获机都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市场增量需求变得十分乏力。 与此同时,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人们生活习惯改变、收益水平分化等因素影响下,农机市场热点逐步显现,如畜牧机械市场,上半年销量同比大幅度增长148.9%;植保机械(喷雾机)市场,上半年销量同比实现翻番增长;再如采棉机市场,依然延续了去年供不应求的热销态势;再如,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机市场,也同样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等等。由此可见,农机市场深度调整已经愈加深入,以粮食作物的耕种收环节的大众化农机市场走向低速发展的新常态,新兴小众产品市场逐渐启动并快速进步,成为热点市场。 猜想三:冷热不均,“金九银十”或成色不足 众所周知,农机行业素有“金九银十”的说法,也就是说9、10月份是一年中市场销售火爆的两个月,不管是拖拉机、玉米收获机、水稻收获机还是打捆机、脱粒机、耕整地农机具等产品都会进入集中销售季节,换种说法,9、10月份所处的“三秋”时节,既是农民喜迎丰收、繁忙耕种的黄金时期,也是农机人辛勤劳作、业务冲刺的阶段,这个时节具有特殊意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近两三年来,国内农机行业的固有运行规律被打破,淡、旺季变得不再明显,全年市场可以用“旺季不旺、淡季更淡”来形容,从去年9、10月份的市场运行数据看,并没有出现传统意义上的旺销局面,不管是制造企业出货量、用户购买咨询量还是成交量等都处于低位徘徊,市场惨淡程度大大出乎意料。 今年上半年农机市场低迷已成定局,我们不妨从利、弊两个层面分析下半年面临的市场环境,首先,从利好因素分析: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资金仍在;城镇化加速劳动力减少,决定农业机械化需求上升;国内农机产业短板不少,仍需快速补齐;新兴产业机械化需求巨大;传统产品大型化、智能化、高端化的升级和进口产品替代空间不小;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程度提升大有文章可做…… 而从利空因素分析:全国范围内农业企业和农户整体盈利水平不理想;粮食价格偏弱而种植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用户收益不足,购买力下降;土地流转进入攻坚阶段,进展速度远未达到预期,多数地区农业规模化作业程度仍然严重不足;传统农机市场饱和程度增加,新兴市场短期难以填补和支撑传统市场下降出现的“真空”;全国范围内农机经营收益出现下降,用户投资积极性锐减;市场进入深度转型阶段,农机企业对新形势的适应度以及经营理念调整存在滞后和误区;市场拉升动力和资源支撑不够,国内农机产品出口受整体国际环境等因素制约明显……综合以上分析,今年下半年市场仍趋稳趋弱运行,“金九银十”成色不足亦是大概率的事情。 猜想四:利润摊薄,企业逃离或消亡几率增大 按照行业数据统计,2018年农机工业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601.32亿元,同比增长1.67%;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大幅下降15.76%,处于负增长状态。今年上半年,行业主营收入1000亿元上下,规模以上企业利润43亿元上下,分别小幅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小幅增长是在去年形成的产业“洼地”的基础上出现的,可以讲,这个增长是微乎其微的。从2017、2018年两年机械行业利润水平看,农机产业利润水平几乎处于14个机械工业子行业的垫底位置。 国内农机产业规模增速放缓,盈利水平大幅下降,企业间的竞争就更加激烈。放眼全球,据资料显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农机产业同样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历程,这个过程中企业和品牌消亡、整合和兼并屡见不鲜,经过几轮洗牌,形成了约翰迪尔JOHNDEERE、爱科AGCO、克拉斯CLAAS等十余家大型企业;亚洲农机化程度较高的日本和韩国,也是经过了企业间的整合,现今形成了久保田、乐星等约10家企业的格局。 而反观国内农机制造企业,如拖拉机制造企业就有超过180家,玉米收获机制造企业有70多家,水稻联合收获机制造企业60多家,旋耕机生产企业超过190家,就连粮食烘干机和植保无人机制造企业均超过200家……国内农机企业不仅存在同质化严重的弊端,而且面临的市场局面是真正的“僧多粥少”,以目前国内的农机产业形态来看,基本层面的“大盘子”(体量)已定,任何一家农机企业要生存,就得想尽千方百计争抢属于自己的那块“蛋糕”,一旦落败,就面临着消亡、被吞食或逃离的结局,在接下来的市场进程里,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 按照国内经济学家的观点,当市场中的套利空间越来越小时,就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增长速度一定会降下来;第二,降下来的速度要维持在适当水平,要靠企业家的创新。旁征博引,农机产业的发展依靠的是全体农机人的创新和拼搏,不仅仅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更涵盖了经营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等等,我们的奋斗进程将永无止境,大家继续努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