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步伐明显加快,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拉动了农民增收。
一、农机装备水平稳步提高,装备结构不断改善。近几年来,全省农业机械保有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到2006年,农机总动力达1572万千瓦,农用拖拉机保有量67.57万台,分别比2001年增长43%和51.4%;农机装备结构不断改善,到2006年,全省大中型拖拉机达到10.87万台,比2001年增加5.84万台。小型拖拉机56.7万台,比2001年增加了15.4万台;配套农具也得到了大幅度增加,达到了178.7万部,其中大中型农具20.36万部、小型农具158.35万部,分别比2001年增长166%和83.3%,农机具配套比由2001年的1:2.13提高到1:2.64。
二、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作业领域不断拓宽。2006年,全省机械播种和机械耕整地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46%和56.6%,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36.61%,农业运输、场上作业和后勤加工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电气化,农村用工总量的60%由机械完成。
三、农机“两新”推广步伐加快,科技应用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全省农机化技术研发、生产和应用实现了新的跨越。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应用范围和数量得到大幅度增加的同时,旱作节水、保护性耕作、机械收获等领域也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四、农机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省已形成四级农机人才培训网络。2006年,共培训农机各类人员愈22万人次。建立了30个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经营效益稳步提高。2006年末,全省共有县以上农机管理、科研、教育、推广、监理等机构261个,乡(镇)农机管理服务(技术推广)站63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