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网址_365体育投注-app*官网

图片

统一思想 认清形势 推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发展(2007-01)

统一思想 认清形势 推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发展(2007-01)

日期: 2007-01-26  来源:


——陈巳副主任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上的讲话
2007年1月6日 长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农机专业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农机工作专业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和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农机化工作,分析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2007年农机化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两天来,大家列席了全省农村和农业工作会议,听取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要讲话,守臣主任在全省农业工作会上对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为我们做好农机工作指明了方向。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2006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一年来,农机化工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核心,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战略目标,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省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工作者团结协作、奋力拼博、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各项工作有效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购机补贴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去年中央给我省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500万元,经积极争取和协调,省政府投入农机推广专项补助资金1000万元,全省购机补贴实施范围由上年的30个县(市、区),扩大到48个区域,覆盖了全省95%的县(市、区),不论是购机补贴的投资规模,还是实施范围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各市、县农机部门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广泛宣传,突出重点,正确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效能,尊重农民的意愿,让农民满意,切实把中央的惠民政策送到了农民手中,购机补贴政策的落实已成为农机部门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据统计,全省通过购机补贴政策拉动农民自筹资金7730万元,购机总额达到10400万元,直接受益农户2500户。全省共补贴各种农机具2539台(件),其中大中型拖拉机966台,水稻插秧机897台,稻麦收获机械280台。
  由于政策的拉动和市场的带动,农民投资农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机装备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到2006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已达162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2%。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6.6%,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二)农机技术薄弱环节实现突破。长期以来,水稻插秧和玉米收获一直是农机作业的薄弱环节,实现水稻插秧和玉米收获机械化,是去年省里提出的一项重点任务。为加快水稻机插和收获技术的示范推广,强化组织推进力度,在省农机鉴定站设置了办公室。各市、县按照省里的要求,加强领导,统筹运作,结合当地实际,选点布点,有36个县(市)开展了机插秧试验示范工作,利用补贴政策引导水田机械化的发展。去年3月,举行了全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启动仪式并举办了技术骨干师资培训班,组织召开了四次全省性的水稻育秧、机插和机收现场演示会。洮南、敦化、梅河、前郭、榆树、舒兰等水稻主产县(市)也都召开了不同层面的现场演示会,通过广泛宣传、技术培训和示范演示,加快了这项技术的推广步伐。据统计,全省举办各级各类技术培训班62期,机具演示会36次,直接培训人数达3000多人次,推广水稻插秧机1300台,水稻收割机近500台,机插秧示范推广面积达73万亩。全省水稻机插秧作业水平达到16%,水稻机收作业水平达到16.5%,分别比上年提高6和7.5个百分点。全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收获技术的推广取得突破性成效。
  与此同时,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试验示范有效推进。在前郭、梨树、九台、榆树建立了玉米机收中试基地,选择十几个生产企业的产品进行了选型试验,分别在榆树、前郭、九台召开了玉米机械化收获演示与购机补贴现场会。目前山东海山、天津富康的背负式、四平东风侧悬挂式以及福田重工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作业性能稳定,适应性和可靠性已能够满足我省玉米收获的实际需要,得到了专家和农民用户的认可和欢迎。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农业部近年来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新技术,也是我省“十一五”期间农机试验示范的重要内容。一年来,各地农机部门克服缺资金、少机具、农民不认识等困难,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作业模式和技术路线,自行研制、开发、改造机具,试点工作取得成效。乾安、前郭、九台、农安、榆树以及白城市各县(市)等都开展了试点工作。据统计,全省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已达5万亩,仅梨树县就推广示范2万亩。
  (三)积极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和完善农机服务体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当前做好农机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一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农机流通、维修、作业市场逐步规范;基层农机站改革顺利推进,推广体系活力增强;农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断强化;农机化信息服务功能作用有力发挥;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有新进展;农机服务组织迅速壮大。
  各地按照省里实施“四个一”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强化措施,不断探索,培植扶持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农机作业公司、农机租赁公司、农机生产合作社、农机协会和农机大户等一大批农机服务组织的新典型不断涌现。如:双阳区农机作业服务公司、辉南县庆阳镇农机服务协会、柳河县圣水农机合作社、梅河口市福利村农机作业协会、龙井市勤劳村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队以及九台市西营城镇农机大户李雨田等。去年9月,省里召开了全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经验交流会,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协会、农机大户等不同类型的农机服务组织进行了典型经验介绍,对全省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到目前,全省已建立农机作业服务队719个,农机作业服务公司21个,农机租赁公司14个,农机生产合作社174个,农机协会149个,农机大户发展到7402个。
  (四)农机项目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实施农机项目建设不仅是农机部门争取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自身能力的有利保障,而且是推进全程机械化和新技术示范推广的重要手段。去年,我省又有6个县启动实施了优质粮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13个县即将实施,中央财政总投资1900万元。经积极争取,农业部在舒兰、敦化建立了国家级水稻机械化示范县,在镇赉进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建设试点。利用省级专项资金建立了2个水稻机械化示范基地县和2个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县。争取中央财政支农资金600万元,在德惠松花江镇、米沙子镇建设6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区,争取农业部在米沙子新农村试点镇建设水稻区域生产机械化服务中心项目80万元。各市、县也积极争取财政和农发资金,加强项目建设,全省共争取财政和农业开发资金4270万元,用于农机化示范区建设。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推动全程机械化和新技术示范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
  (五)农机法规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经过精心组织、深入调研,下大力气对《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进行了重新修订,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现已开始实施。《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管理办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监理规定》、《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办法》等规章和标准的出台,促进了农机法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尤其是新《条例》的实施对全省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利的法律保障。新《条例》共有6大亮点:一是增补了3项法律空白,二是设立了6项行政许可,三是确定了3项前置条件,四是明确了农机事业单位的职能和任务,五是强化了资金保证措施,六是增设了3项强制行政权。为加强农机维修市场的管理,与省工商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实施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了全省农机维修执法人员的上岗培训,为推进全省农机维修经营许可审批和执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农机系统行风建设取得成效。加强行风建设,是新时期提高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素质,强化农机系统自身建设,树立良好行业形象的现实要求,也是营造良好农机发展环境的客观需要,更是新形势下提高农机依法行政和管理水平的根本措施。去年我们在全省农机系统开展了“整顿作风,严肃纪律,加强管理,改善环境”的政行风建设专题教育活动和专项资金清理与以案说纪专题教育的“两专”教育活动。下发了《全省农机管理系统政行风建设指导意见》和《关于开展项目资金专项清理与以案说纪专题教育活动方案》。各地农机部门高度重视,按照省里统一部署,认真清理整顿,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政行风建设”和“两专”教育活动,全省农机系统改进了工作作风,形成了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提高了反腐倡廉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增强了凝聚力和工作信心,激发了做好“三农”工作的热情。
  回顾2006年,全省农机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取得了可喜成绩。这既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的结果,是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和广大农机工作者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农委对多年来关心、支持农机化工作的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农机化工作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农机化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统一认识,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机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扶持政策,农业和农村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的指导思想。这给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对我们农机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一是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就是用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而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力保障,是实施农业先进科技应用的主要载体。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要素。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均以农业机械化为前提,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二是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是农村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工具。农业机械化促进了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机大户是新型农民的代表,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三是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农业机械是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桥梁和纽带,深耕深松、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精量播种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是由农业机械来实现的。农业机械化在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应用靠农机。
  四是发展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农机作业、销售、维修经营服务已成为农村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既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劳动力资源,也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的矛盾,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农机工业的振兴,取得了农工共赢的良好效果。
  五是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机械化将广大农民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共享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农业机械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缩小城乡、工农差距,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六是发展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既能增加农作物产量,还可以节种、节水、节肥、节药、节省人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农业的节本增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拓展了农民的增收空间。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日益扩大,大幅度提高了农业机械利用率,农机户的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农业机械化新的内涵,我们各级农机部门必须重新认识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意义。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我们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服务“三农”的角度,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能力建设,全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明确任务,强化措施,推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发展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年,全面做好农机化工作意义重大。
  农机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机化工作全局,深入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强化农机管理部门的执法、调控、引导和服务职能,积极推进“四个一”工程建设,加大主要作物机械作业薄弱环节的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大力提升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发展,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概括起来“十六个字”,即:“强化职能、积极推进、突出重点、大力提升”。
  总体工作目标是:
  (一)进一步调整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农机总动力新增200万千瓦,新增水稻插秧机2500台、水稻联合收割机500台、玉米收获机械300台、大中型拖拉机2000台、深松机和深耕犁各500台。
  (二)努力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水稻、玉米机械作业薄弱环节作业水平。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水稻机插作业水平达到25%,即机插面积250万亩;水稻机械收获作业水平达到30%,即机械收获面积300万亩;玉米机械收获作业水平实现3%,即作业面积达到105万亩;机械化深耕与深松整地1300万亩。
  (三)建设200万亩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区,50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10万亩。重点扶持100个股份制农机生产合作社,100个农机作业协会(公司)。
  主要工作内容是:
  突出重点,开拓创新,提升六种能力。
  一是加强立法执法,提升法治能力。各地要认真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强化职能作用,提高依法、执法和法治能力。按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机械管理条例》赋予农机部门的法定职能开展工作。下一步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配套法规、规章、标准,使农机化的各项工作和社会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重组,建立健全与社会管理职能相适应的农机行政执法机构,强化执法队伍,理顺执法关系,完善执法手段,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切实加强农机化管理工作。
  二是改善装备手段,提升服务能力。加大农机化工作力度,建设一批有较强经济实力、技术先进、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建设省级设施完善、人员精干、理念更新、管理科学的农机事业单位,形成县级以上公益性农机服务网络,完善基础设施,配备先进设备,应用现代技术,建立规范的管理、推广、监理、鉴定、维修、培训和信息等工作机制,健全信息交流和传输网络,充分利用电视、电话、电脑等现代传媒全方位地为农业机械化事业服务。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提升投入能力。要建立农业机械化投入的长效机制,成立政府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构,与相关农业产业发展相适应,制定粮食、畜牧、园艺特产、庭院加工等产业农机化发展的具体规划,建立农机化发展基金,储备项目和创新项目,提高农机化的整体水平。大力开展农机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的组装集成、示范展示和宣传推广,建立农机化示范区和农民田间学校,指导农民推广使用农业机械。要大力发展由政府扶持、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为依托、农民自愿参加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特别要重点发展农机大户、农机生产合作社和股份制农机作业(租赁)公司,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要加大新农机、新农具、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和推广力度,加速大中型拖拉机的更新换代,提高粮食主产区、主要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的农机作业水平。
  四是加快科技创新,提升支撑能力。要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坚持自然生态区域与行政区划相结合、条件建设与机制创新相结合、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整合资源与优化配置相结合、统筹规划与分类实施相结合的原则,以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加强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强先进、实用、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机械的研制开发与消化吸收,加强引入机具的适应性测试和质量监控,加强新机型新机具的自主研发能力,加强综合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组装集成和适用研究,提高农机化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高农业机械化工作的科技水平。
  五是拓宽服务领域,提升管理能力。各级农机部门要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新机型、新产品的检验鉴定、农机具维修和零配件质量把关,农机具质量投诉,农机技术人员培训和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农机作业标准制(修)定,农机市场体系与信息体系建设等。要做好对农民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农机具保险、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保护农民的利益。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要积极发展畜牧业、园艺特产、农产品加工、中药材生产和庭院经济机械,拓宽农机服务领域。要全面建立新农机具使用档案,加强对农机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农机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提升管理能力。
  六是强化政策支持,提升保障能力。要认真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和水稻机械化育苗插秧技术,增加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数量和面积,建立各级政府配套农机购置资金,落实农业机械现代装备项目,深入研究、探索与新型农机服务体系相适应的政策扶持长效机制,逐步增加国家公共财政对农机化事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机新机具、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引进和推广的投入机制,农民购买大中型拖拉机和新农具的信贷及财政贴息补贴政策,农机化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策,彻底改变当前农机化发展资金不足、设施简陋、小打小闹的局面。
  具体工作措施是:
  (一)加强政策扶持。今年即将出台的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1号文件都把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了加快农机化发展的相关政策。省政府也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各地要深刻领会、认真研究、把握实质,用好用足政策,促进农机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增加资金投入。今年中央和省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资金投入力度,省里将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农业部、省财政、发改委、农发办等项目资金的投入。各地要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以及税收和信贷支持,积极引入农业生产经营者、农机生产企业等社会资金,上下配合,形成合力,千方百计增加资金投入。
  (三)整合资源,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机管理、推广、科研、学校和企业的技术服务优势,整合资源,加强合作,加强农机管理、科研推广、执法监督和技术培训队伍建设,努力构建以县级推广站、乡镇区域农机站为龙头,农机企业、作业公司、协会为纽带,农机大户为主体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机服务的社会化进程。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良好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和法律法规,宣传农机社会化服务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典型事例,提高社会各界对农业机械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为加快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五)加强领导,强化组织推进。目前,县、乡政府领导换届已经结束,一些市、县的农机局长也进行了调整,农机部门要主动汇报,及时沟通,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对农机工作的支持和重视,努力将农机化工作由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强化组织推进。各地要按照《农机化促进法》和《吉林省农机管理条例》赋予农机部门的职能,积极协调,努力争取,健全农机化管理机构,稳定农机队伍,提高人员素质。新调整的农机、农业局长要加强学习,尽快掌握情况、熟悉业务,深入研究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适应新形势。
  总之,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各地农机管理部门要在实际中不断总结和探索,统筹兼顾,科学谋划,转变工作方法,研究推进措施。
  四、当前要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认真做好《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新修订的《农机管理条例》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各地要把宣传贯彻《条例》活动作为当前农机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省里已经下发了通知,对做好《条例》的宣贯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确定2007年为全省《条例》宣传贯彻年,从现在开始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1个月的《条例》宣传活动,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
  (二)做好2007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的前期准备工作。今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购机补贴资金投入,省政府也将增加资金投入,各地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财政部门的支持,争取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补贴工作顺利进行。要组织力量深入乡村和农户做好补贴机具的需求摸底调查,各市(州)要根据当地区域特点分解省里提出的机具推广任务。
  (三)做好春季农机化生产的组织落实和技术服务指导。一年之季在于春,抓好春季农机化生产是做好全年工作的基础。元旦已过,备耕在即,各地要抢抓有利时机集中人员深入基层做好农机具的检修、维护和技术指导,做好农机化生产安全的宣传和教育。要突出做好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组织落实,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技术培训,要早准备、早动手、早实施,做到宣传到户、培训到户、技术指导到户。
  (四)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农机市场打假。各地要依据《条例》赋予我们农机部门的管理职能,抓紧开展农机维修等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搞好农机维修网点的资格审验,清理整顿农机维修、销售市场,在全省开展一次农机产品打假活动,保护农民利益。
  (五)组织做好优质粮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2006年度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资金已经下达,各项目县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要在春耕前将机具落实到位,满足农民的需要,在春耕生产中发挥其有效作用。在项目运作过程中,要按照初步设计规定和农业部的有关要求,阳光操作,按章办事、按程序办事,杜绝弄虚作假、侵占挪用项目资金等违规违纪行为。
  同志们,农机化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已经来临,新一年的任务目标已经明确,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发展而努力,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365体育网址_365体育投注-app*官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